大范围雨雪天气进入最强盛时段
今年以来最强雨雪过程持续,今天开始(1月27日)将进入此轮过程的最强时段,中央气象台升级发布了暴雪黄色预警,河南西部、湖北大部、湖南北部和安徽中部等7省区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在雨雪天气和冷空气影响下,南方多地湿冷将贯穿一整天,华南29日气温也将下降。
25日开始,今年以来最强雨雪天气过程展开,本次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降水量级大、雨雪相态复杂等特点。昨天,甘肃东部、陕西中部、河南中南部、湖北西部、安徽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中到大雪或雨夹雪、雨转雪,河南驻马店和南阳局地暴雪,中央气象台发布了今年首个暴雪蓝色预警。
我国气象灾害频发,每年因恶劣天气导致的重特大交通事故、严重的交通阻断、交通设施损毁事件等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当前,我国交通气象服务的针对性不够强,部门间合作机制还有待深化。智慧气象应用市场拥有坚实的用户基础,并且行业仍处于蓬勃发展之中,蕴含着较大的商业化机会。
智慧气象表现为深入应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智能等新技术,依托气象科学技术进步,使气象系统成为一个具备自我感知、判断、分析、选择、行动、创新和自适应能力的系统,让气象业务、服务、管理活动全过程都充满智慧。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智慧气象行业发展规划及投资前景咨询报告》显示:
智慧气象不是单纯的气象业务问题,而是包括智慧业务,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在内的整体智慧;智慧气象更不是封闭的自成体系的内部发展问题,而是与经济社会系统、人们生产生活及其他“智慧”的深度融合。
智慧气象市场应用情况分析
智慧气象市场在各类移动工具应用行业之中,天气服务的用户规模位于工具各细分行业第二。
《中国气象局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工作方案》明确了未来5年气象科技创新目标:到2025年,科技研发人员数量比2020年翻一番,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进一步提高。
《工作方案》确定了加强重大天气气候机理研究、研发下一代数值预报模式、研发第二代再分析系统、推进气象观测装备技术研发、强化气象卫星遥感应用、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气象融合应用、推进气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等7项重点任务。
近年来,深圳市气象局深入推进智慧气象建设,进行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同时,为保障信息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深圳气象局建设深圳气象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监测深圳气象局的网络安全设备及资产安全状况,实现安全威胁和漏洞的监控追溯、闭环管理和当日清零,达到“明确责任、风险管理、主动防御”目的。“深圳气象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也将在网络安全宣传周进行展示。
根据德尔菲气象规律,气象投入与产出比为1:98,即企业在气象信息上投资1元可得到98元的经济回报。据估算,未来10年我国气象服务产业规模约3000亿元。精细化的气象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实现降本提效,但是目前国内气象工具尚未实现必要行业的全覆盖,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了解更多行业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0-2025年中国智慧气象行业发展规划及投资前景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