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海洋新能源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海洋新能源通常指海洋中所蕴藏的可再生的自然能源,浩瀚的大海,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更有真正意义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洋新能源。主要为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潮流能)、海水温差能和海水盐差能。更广义的海洋能源还包括海洋上空的风能、海洋表面的太阳能以及海洋生物质能等。
海洋新能源产业有利于改善环境效率,益于海洋低碳经济稳健发展,开发海洋新能源替代传统高耗能能源已成为迫切需要。由于海洋能地域性强、能量密度低,海洋新能源产业普遍存在设备建造、维护成本高,能量转换效率较低的问题。要在提高能量转换效率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还需要依靠科技的创新以及产业技术的进步。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海洋新能源行业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一、2017-2019年中国新能源市场总体概况
1、新能源市场营收规模分析
图表:2017-2019年中国新能源市场营收规模(亿元)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能源资源日趋紧张,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各个国家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问题,世界各国都立足于本国资源和国情制定自己的能源发展战略,寻求本国资源利用的同时从其他途径和地区来获取能源满足日趋膨胀的能源问题。在资源和能源紧张的现实前提下,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新能源是我国社会的共同选择,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在国家的推动下,行业加速发展,2019年新能源行业的营收规模超过1万亿元。
2、新能源市场产销规模分析
到2019年底,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达到4.38亿千瓦,同比增长约10%,新能源发电装机约占全部电力装机的21.8%,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新能源的清洁能源替代作用日益突显。
2019年,新能源发电量达0.7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加约1060亿千瓦时;新能源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比重为1.01%。
3、新能源市场结构分析
2019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从前几年的总体宽松转为总体平衡。其中,区域市场结构上,华北、华东、华中、南方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平衡,部分省份局部性、阶段性电力供应偏紧;东北和西北区域电力供应能力富余。一是全社会用电量实现较快增长、电力消费结构继续优化。二是发电装机绿色转型持续推进。三是各类型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均同比提高。四是电力燃料供需总体平衡,地区性时段性偏紧,煤电企业经营仍比较困难。
二、2017-2019年中国新能源产品市场发展分析
1、新能源产品研发情况分析
新能源产业作为一种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技术研发作为产业发展的推动力。但我国存在着新能源产业技术转化能力较为低下的问题。我国新能源企业普遍存在研发人员和资金短缺的情况,而各类研发机构虽然技术力量储备较为充足,却存在着研究方向与市场实际需求脱节的现象。
当前我国新能源产业中的绝大多数企业都以加工为主,产能大,加工水平较高,但未掌握核心技术,生产的附加值、净利润均处于较低水平,沦为技术拥有者的代工厂。为改变这一现状,应积极推动新能源领域中的企业与研发机构间的沟通、交流、合作,强调市场导向在研发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提高技术创新的产业化能力,从而有效提高我国新能源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2、新能源产品结构分析
2019年,风电装机2.1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2.04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2254万千瓦,分别同比增长14.0%,17.3%和26.6%。风电、光伏发电首次"双双"突破2亿千瓦。
3、新能源产品需求结构分析
2019年,风电发电量40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光伏发电22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3%;生物质发电11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4%。2019年,全国弃风电量169亿千瓦时,全国平均弃风率4%,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弃光电量46亿千瓦时,全国平均弃光率2%,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新能源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想要了解更多海洋新能源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海洋新能源行业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