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为伞形目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北纬33度-48度之间的海拔数百米的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下,产于中国东北、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东部。人参的别称为黄参、地精、神草、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一。
随着全球范围内"回归自然"浪潮的涌起,以及人们对化学药品副作用的深入认识,使国际市场中天然药物的用途和影响不断扩大,天然药物的优势和特色也越来越被世人重视,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加之人类疾病普的改变和医疗模式已由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变为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相结合的新模式,使得传统中医药更加倍受青睐。
吉林将人参产业打造成重要支柱产业
1月24日,吉林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吉林省提出,推进人参品种选育、生产、加工、流通、品牌建设一体化发展,延伸药用、食用、化妆品、生物制品等精深加工产业链条,把人参产业打造成重要支柱产业。
深入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工程,强化地理标志农产品检验评估和认证,全面推进优质农产品进景区,全方位宣传推介,让吉林优质农产品货有所值。
根据中研普华出版的《2022-2027年人参市场发展调查及竞争格局分析预测报告》显示:
天然中药材以其"安全、有效、价廉的特点"顺势而起,有了迅猛的发展,人参作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种之一,需求不断扩大,国际贸易量大幅增加,价格回升。人参主要三大用途:药用、食用和出口。药用食用方面,新药典标准和“四个最严”的要求越来越动真格、一旦不合格或农残超标,迎来的将是销售困难、高额罚款。
我国人参产业竞争现状及市场发展前景
当前我国从事人参食品及提取物生产的专业厂家少,规模小,品种单一,满足不了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据调查,目前我国人参食品、保健品的生产尚处在起始阶段,人参消费大多以原料参为主,深加工人参产品市场很少且无品牌优势效应,发展人参深加工产品市场前景大有可为。
根据吉林省参茸办统计,2020年吉林省全省园参面积 14.1万亩,鲜参产量3.95万吨;林下参面积127.3万亩,鲜参产量650.3吨。大田人参和林下参面积逐步增加,参、林矛盾逐步缓解,未来有望出现参、林和谐发展良性局面。
吉林人参或者说中国人参在国际贸易中,竞争格局一直处于大而不强的地位,近5年来出口人参价格一直“跌跌”不休,2016年到2021年上半年,我国人参出口均价从71美元/公斤,下滑至38美元/公斤,降价幅度约46%。年出口额也从2016年的1亿美元/年下降到2020年的8300万美元。
然而,韩国人参(高丽参)的价格却是一路高歌,中国每年从韩国进口高丽参四五十吨,2017-2020年,高丽参进口均价一路从266美元/公斤一路上涨到511美元/公斤,将近翻了一番。
吉林省 政府花大力气打造 “长 白 山 人参”地方公共品 牌 , 深入实施品 战略 ,用品牌提升质量、开拓市场、提升效益、促进产业升级,努力实现从人参“产量大省”到“产业大省”的转变。吉林省有“长白山人参”品牌产品生产企业50多户,品牌产品181种,品牌价值在“中国农产品公共品牌价值评估”中位居No.1,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欲了解人参行业发展详细分析,可点击中研普华《2022-2027年人参市场发展调查及竞争格局分析预测报告》。研究报告以行业为研究对象,并基于行业的现状,行业经济运行数据,行业供需现状,业竞争格局,重点企业经营分析,行业产业链分析,市场集中度等现实指标,分析预测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