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用电需求仍将较快增长
去年以来,我国能源供应紧张形势持续受到关注。到目前,煤炭、电力、天然气等供应都已较为平稳。对2022年的形势,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局长李云卿1月18日表示,预计2022年全国用电量及最高用电负荷仍将较快增长。
燃煤发电仍然是我国最主要的发电方式,去年9月份的这次电力供应紧张中,风电、水电等其他发电方式并没能及时“补台”,暴露出我国在其他电力能源建设方面的不足。同时,过于依赖燃煤发电也不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
光伏产业市场分析
光伏产业包括硅料、铸锭(拉棒)、切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应用系统等6个环节。上游为硅料、硅片环节;中游为电池片、电池组件环节;下游为应用系统环节。
产业面临发展的高速成长期,整体竞争程度较高。光伏发电已经成为中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近年来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年均新增装机量持续上扬。但随着产业发展逐步成熟,光伏企业亟待自主创新、分布式光伏加速前行、“平价上网”渐行渐近等特征日益明显。
光伏产业前景被社会各界普遍看好,投融资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场兼并重组案例增多,上下游通过资本并购、相互参股、签订长单等形式深化合作。分布式光伏装机应用大幅增长,带动新型储能电池产业发展。“十四五”时期,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近年来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年均新增装机量持续上扬。但随着产业发展逐步成熟,光伏企业亟待自主创新、分布式光伏加速前行、“平价上网”渐行渐近等特征日益明显。
2021年上半年全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达到23.8万吨、105GW、92.4GW、80.2GW,分别同比增长16.1%、40%、56.6%、50.5%,其中6月份全国多晶硅和组件产量分别达到4.2万吨、14GW。
数字技术与光伏技术融合,使运维、生产管理和资产管理变得极简、智能、高效。数字化是智能化基础。随着5G、云等数字化技术快速演进,预计2025年将有90%以上的电站实现全面数字化,让光伏电站极简、智能、高效的管理成为可能,从一个哑电站变成一个有机的智能生命体。
想要了解更多光伏行业详细分析,请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院出版的《2021-2026年智能光伏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