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肉市场前景怎么样
牦牛肉的营养价值是普通牛肉的10倍,牦牛肉极高的营养价值是其他牛肉所无法比拟的。牦牛肉以富含蛋白质和低脂肪而名列肉类前茅,是国际市场上稀少的高级肉类。在港澳和西欧市场上,牦牛肉被誉为“肉牛之冠”。
近年来,国内逐步形成以新疆、宁夏、青海等为主的西北传统牧区;以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为主的东北肉牛生产区;以河南、山东、河北和安徽为主的中原肉牛生产区;以四川、贵州、云南、广西为主的西南肉牛生产区四大产区。
牦牛属地球之巅的高寒、无任何污染环境(青藏高原是世界上罕见的洁净未受任何污染、空气清洁的自然环境)、独特的半野生半原始珍稀动物,与北极熊、南极企鹅共称为“世界三大高寒动物”。全世界存栏的牦牛约有95%集中在中国。牦牛长年生活在海拔3000 米以上高寒地带,抗寒能力特别强,体质粗壮结实,可以在零下38 ℃下生存。由于常年生活在高寒地带,那里没有工业污染,没有化学肥料和农药的危害,然而却有天然、广阔的牧草高原,洁净的生态环境造就了这一优良的畜种。牦牛终身无劳役,逐水草而居的半野生放牧方式、原始自然的生长过程,一生中摄入大量的虫草、贝母等名贵中草药,使牦牛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中国是世界牦牛的发源地,全世界90%的牦牛生活在中国青藏高原及毗邻的6个省区。其中青海490万头,占全国牦牛总数的38%,居全国第一;西藏390万头,占30%,居全国第二;四川310万头,占23%,居全国第三;甘肃88万头,占7%,居全国第四;新疆17万头,占1.3%,居全国第五;云南5万头,占0.4%,居全国第六。
牦牛肉的市场调研分析
我国是牛羊肉生产大国,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数据来看,中国大陆以644万吨的牛肉产量排在世界第四位。2019年我国牛肉产量667万吨,同比增长3.5%。2015—2019年我国牛肉产量逐递增,从616.89万吨增长至667万吨,平均每年增长约10万吨。
牦牛肉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以及胡萝卜素、钙、磷等微量元素,脂肪含量特别低,热量特别高,对增强人体抗病力、细胞活力和器官功能均有显著作用。
我国的牛肉进口量大概有165.95万吨,但是出口量却只有0.02万吨。根据国内牛肉产量的667.00万吨来看,想要满足更多的人可以吃得上价格便宜的牛肉,需要大约20%左右的牛肉份额是需要依靠进口来解决问题。
根据数据显示在前年国内自产牛肉的667.00万吨的总量里,只有大约37万吨是牦牛肉,实际占比大概只有百分之左右,因此单就价格没法便宜下来这一条就足够让牦牛肉成为主要需求牛肉,更不说能成为国民牛肉之一了。
未来,在消费升级、人们健康饮食和均衡营养意识提高、牦牛肉认可度提高等因素的推动下,我国耗牛肉消费规模将持续扩大。作为牦牛肉的主产区,新疆、青海、西藏等地区的牦牛肉行业也将获得快速发展,并有望借助“一带一路”等政策,持续扩大出口贸易,提升国际市场知名度。
2022年该行业前景趋势怎么样?想要知道更多行业详细分析,请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国牦牛肉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价值评估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