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包装容器是以石英砂(主要成分SiO2)、纯碱(主要成分Na2CO3)、碎玻璃等主要原材料以及方解石、长石粉等辅助材料,经高温窑炉熔融、吹压成型、冷却、喷涂及检测而成的固态容器。玻璃包装容器的生产与使用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凭借其在成本、化学稳定性等方面具有的优势,玻璃包装容器在全球范围内均有较广泛的用途。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1-2025年中国玻璃包装容器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分析
玻璃包装容器市场规模
从生产规模来看,近年来我国玻璃包装容器产量呈波动态势。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玻璃包装容器产量为1896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22.4%;2020年,我国玻璃包装容器产量为1826万吨,较上年同比下降3.7%;2021年1-7月,我国玻璃包装容器产量为1108.3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15.6%。
从营收规模和市场规模来看,2014-2016年,我国玻璃包装容器行业营收规模和市场规模逐渐增长。但2017年以来,受环保政策影响,我国玻璃包装容器行业营收规模和市场规模有所下降。2018-2019年随着需求回暖,玻璃包装容器行业营收规模和市场规模有所回升。
玻璃包装容器行业状况
2016年以来,我国政府制定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发展战略和“环保整治攻坚战”等治理方针,对我国制造业的环保生产、能耗控制的监管要求不断提高。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玻璃包装容器制造行业生产企业数量众多,尤其是30-40m2大小的窑炉,该类生产窑炉的单位产值能耗大,环保措施欠缺,环境污染严重。在环保要求和能耗指标日趋严格的情况下,上述行业内技术落后、能耗大、规模小的企业无法负担环保、能耗等整改要求的成本而逐步被淘汰,而能耗控制能力强、具有技术、规模、品牌优势的企业得到扶持和壮大,市场呈现不断向行业领先企业集中的趋势。
目前,包装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优秀的包装容器设计可以使商品更有价值和吸引力。前些年我国玻璃工业的现状是玻璃瓶罐总量大,但单项实力不强,企业众多,大多数企业生产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玻璃机械自主开发能力较弱,整机性能远远落后于国外。玻璃工艺技术水平低于国际水平,制约了产业的提高。
玻璃包装容器发展前景分析
近年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环保整治攻坚战”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我国出台日用玻璃行业准入政策,规范日用玻璃行业生产经营和投资行为,推进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引导日用玻璃行业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此外,在国内日用玻璃行业准入政策日益趋严的情况下,行业内技术落后、能耗大、规模小的企业将逐步被淘汰或兼并,具有技术、规模、品牌优势的企业将得到扶持和壮大,市场将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想要了解更多玻璃包装容器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1-2025年中国玻璃包装容器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更多推荐报告
2021-2026年电子商务包装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