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迎首个履约期
据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清缴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的生态环境厅(局)督促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尽早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配额清缴,确保2021年12月15日17点前本行政区域95%的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12月31日17点前全部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
伴随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个履约周期截止日期渐行渐近,11月以来重点排放企业交易意愿明显上升。截至12月2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4847万吨,累计成交额超20亿元。
碳排放权如何交易?
交易方式方面,挂牌协议交易单笔买卖最大申报数量应当小于1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开盘价为当日挂牌协议交易第一笔成交价,挂牌协议交易的成交价格在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10%之间确定。大宗协议交易单笔买卖最小申报数量应当不小于1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大宗协议交易的成交价格在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30%之间确定。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未来几十年间,新增资金需求将达100万亿元至200万亿元。相关机构测算,仅“碳达峰”支持的相关行业投资规模可达100万亿元以上,若其中10%的融资需求由发债满足,绿色债券的增长空间将达10万亿元。
碳排放交易行业的前景和趋势
我国碳排放交易所已经上线百日,且全国碳市场一旦启动,按照配额发放规模计算,我国市场将超过欧盟和美国等区域碳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
自今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上线,截至10月,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每月交易量分别为595.19万吨、248.85万吨、920.86万吨、255.30万吨,成交金额分别为3亿元、1.17亿元、3.85亿元、1.07亿元。11月以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量逐步放大,11月单月成交量已达2302.97万吨,成交金额约9.39亿元。
全国碳市场只有碳排放权配额一个交易产品,后续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将适时增加其他的产品种类。同时还将推出一系列的交易细则,内容涉及对整个交易体系的管理和重点排放单位的管理,以及风控制度等方面的交易细则,最终实现全国市场平稳运行。
纵观国内钢铁行业碳排放领域现有标准可以发现相较于能源、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标准而言,国内碳排放领域标准的种类和数量较少,在碳排放管理、碳排放限额、低碳技术、低碳产品、碳足迹评价等方面的标准大量缺失。
目前纳入全国碳市场的2000多家重点排放企业均集中于发电行业,另有更多高碳行业有望在明年年底前纳入全国碳市场。预计有色冶炼、水泥、钢铁等行业明年底前会纳入全国碳排放市场,机构投资者也会进入市场,这将极大促进市场活跃度,也会带来期货、期权等衍生产品的丰富。全国碳市场有着广阔发展空间,随着碳达峰、碳中和进程的推进,未来全国碳市场将向成熟完备的金融市场迈进。
2022年碳排放交易行业前景趋势怎么样?想要知道更多行业详细分析,请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院出版的《2021-2026年碳排放交易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