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监测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经常性的地表及地下水监测、监视性的生产和生活过程监测以及应急性的事故监测。水质监测可以为环境管理提供数据和资料,可以为评价江河和海洋水质状况提供依据。
在地表水水质监测中,由于监测仪器比较简单,因此,物理监测指标数据往往比较容易获得。常用的物理指标监测仪器有测定水浊度的浊度仪,测定色度所用的滤光光度计,测定电导率用电导率仪等,还有多功能的水质监测仪实现了同时测定多项物理指标的效果。
水质检测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水质监测行业产业链上游包括各种水源,如我国地表水,包括各河流、湖泊水库、饮用水源地、城市景观河道、水利工程水,以及我国各污染行业排除的废水污水;中游包括水质监测设备和水质监测运营服务;下游包括环保部门、水利部门、供排水公司、各污染源企业等。
目前水质监测设备市场处于良性竞争状态,没有出现在该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厂家,市场呈分散化形态。目前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有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瑞士ABB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美国哈希公司、美国热电公司、日本岛津公司、宇星科技公司等。
淡水环境方面,2019年全国地表水监测的1931个水质断面(点位)中,Ⅰ—Ⅲ类水质断面(点位)占74.9%,比上年上升3.9个百分点;劣Ⅴ类占3.4%,比2018年下降3.3个百分点;海洋环境方面,海水质量状况持续改善,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基本稳定,入海河流水质状况有所提升,海洋功能区环境满足使用要求。
2019年,我国持续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899个县级水源地3626个问题整治完成3624个。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2899个黑臭水体消除2513个。全面完成长江入河、渤海入海排污口排查,持续开展工业园区污水整治专项行动,长江经济带95%的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并安装在线监测装置。
水质检测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19年,生态环境部印发了《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完成了“十四五”国家环境空气、地表水、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优化调整,其中,空气站点从1436个增加到近1800个,填平补齐了城市站点;地表水断面从1931个增加到3700个,实现十大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地级及以上城市、重要水体省市界和重要水功能区“四个全覆盖”。海洋监测点位也整合优化到1400个,实现近岸与近海统筹。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推进,我国水污染日益严重,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水质监测设备的需求愈加强劲,加上政策导向,我国水质监测行业市场规模逐年扩张,2021年市场规模有望达70亿元以上。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1-2026年中国水质检测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及投资风险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