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补课费进入50元时代
随着地方政府指导价的实施或逼近,校外培训收费将面临定价“天花板”;与此同时,由于主管机构对于成本端的严格管控,指导价大概率远低于市场价,此前“一对一授课,1小时1000元”的“天价”补习班也将成为历史。
根据金华11月26日公布的政府指导价拟定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班按班型被分为10人以下、10~35人、35人以上三种类型。基准价分别为50元/课时人次、40元/课时人次、30元/课时人次。标准课程为45分钟,实际时长不一样的,可按比例折算。收费标准一经确定,上浮不超过10%,下浮不限。此收费标准为试行标准,试行期限1年。
教育培训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经商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市场监管总局登记注册局,专门印发工作通知,就校外培训机构“营改非”工作,优化登记工作流程、加快推进工作进度作出部署。通知明确,现有培训机构在完成非营利性机构登记前,应暂停招生及收费行为。
通知强调,要倒排工期。要求各地做好本地区培训机构拟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的总量摸排工作,建立工作台账,牢牢把握2021年底前完成登记工作这个时间节点,倒排工期、细化任务,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实行挂图作战,以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督查倒逼落实,确保登记工作如期完成。现有培训机构在完成非营利性机构登记前,应暂停招生及收费行为。对于未选择登记为非营利机构的现有培训机构,应当设定截止日期,日期届满,由教育部门依法终止其办学资格或调整办学内容。
通知明确,要优化流程。要求各地充分学习借鉴好经验好做法,不断优化换证、登记和变更、注销等“营改非”登记工作流程。一是申请换发新证。现有线下营利性培训机构向原审批机关申请换发新的办学许可证,同时交还原办学许可证;经依法依规审批,审批机关重新颁发新办学许可证后,及时注销或变更原办学许可证。二是申请非营利性机构登记。按照《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现有线下营利性培训机构持换发的办学许可证,向同级民政部门申请登记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民政部门依法依规严格审查登记。三是变更经营范围或注销登记。办学许可审批机关应告知并督促培训机构自办学许可注销或变更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申请变更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或注销登记,办结后及时告知结果。
通知要求,要压实工作责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是“双减”工作关于培训机构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关系到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实行政府指导价收费政策落地,关系到培训机构违规上市清理整治工作效率,关系到严格控制资本过度涌入培训机构工作成效,各地务必要高度重视,切实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确保不打折扣、全面完成相关任务。
从今年年的初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长陈宝生就指出2021年工作的重点是大力整顿校外培训机构,重点整治唯利是图、学科类培训、虚假广告等不良行为。随后重拳惩治了一些违法违规校外培训机构,这也让校外培训机构认识到要想继续办学就要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转变办学政策,把提高办学质量作为机构发展的重要方向。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校外培训机构应该顺应教育改革的趋势,把从办学方向从学科培训转变成提高学生的素质上来,促进学生在体育、美育等方面都得到长足发展。
而这两个方面也是国家未来考试的一个重点,2022年中考美育将纳入中考,这个信号也足以说明,除了学科培训还有很多方向可以转型的,特别是在当前国家大力倡导发扬传统文化大的时代背景下,发展美育和体育教育的办学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王文湛强调,校外培训机构要转变学科培训为“三服务”——为国家教育中心工作服务,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为家长服务。各个校外培训机构要根据自身的现有资源,向着这三个方向转变,使校外培训机构成为国民教育的重要一部分。
想要了解更多教育培训行业详细分析,请点击查看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1-2025年中国教育培训行业深度发展研究与“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规划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