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工业啤酒市场面临消费升级的需求,未来精酿啤酒市场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中国啤酒市场规模达2000亿,约有3亿工业啤酒消费者,但雪花、燕京、百威等品牌长期占据消费者心智,新品牌想要突破重围,迭代创新必不可少,精酿则是消费升级很好的切入口。
精酿和工业啤酒的主要区别在于原料和发酵工艺上。原料上,两者都使用麦芽、啤酒花、酵母等,但精酿基本上只采用纯麦芽发酵,不用大米、淀粉等谷物替代物发酵,麦芽汁浓度更高、口感也更浓。发酵工艺上,精酿一般采用艾尔工艺,酵母在发酵罐顶端、酒液上方发酵,过后不进行过滤和杀菌,保质期较短;工业啤酒一般采用拉格工艺,酵母在发酵罐底端、酒液下方发酵,并通过过滤和巴氏杀菌延长啤酒保质期,生产周期大概在3-5天左右。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1-2026年中国精酿啤酒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分析
中国啤酒产量及销量在2013年达到高点后波动下行,尤其是中低端啤酒产销量持续下滑,量增驱动业绩增长已然成为历史。而高端啤酒市占逐渐增长,精酿品类成为厂商实现产品结构升级的重要载体。
精酿啤酒市场分析 精酿啤酒行业分析报告
在啤酒行业中,精酿啤酒是近年的热门赛道。2021年前三季度精酿啤酒品牌融资超过10亿。精酿啤酒称得上国内啤酒高端化转型的先驱,进入我国数十载,市场份额以肉眼可见的发展速度逐年上涨。精酿啤酒正逐步释放价值,成为啤酒市场的主力军。尤其在我国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精酿啤酒普及甚广,受到年轻人追捧。
当前我国精酿啤酒竞争格局高度分散,外资龙头厂商有优势,独立厂商分散度则更高。精酿啤酒市场CR4约为47%,其中百威、嘉士伯两大外资龙头凭借部分成熟精酿大单品占据了最高份额。部分独立精酿厂商已经展现出一定的全国化潜质,如优布劳、熊猫精酿等,但根据我们调研,这些品牌的年销量在5万吨以下,且部份销量来自为非自有品牌代工,更多的区域性独立精酿厂商年销量难以破千吨,格局高度分散。未来精酿行业仍将持续处于洗牌过程中,集中度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在大众啤酒日趋饱和的大背景下,中国啤酒市场呈现高端产品快速发展的趋势,随之精酿啤酒市场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好,精酿啤酒增长显著。
精酿品牌“轩博啤酒”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
距上轮融资不到四个月,精酿品牌“轩博啤酒”再获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由野草领投,星烛资本跟投,宇泽资本持续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线下渠道建设。据了解,这是今年内轩博啤酒第三次融资。
轩博啤酒于去年十月底正式上线电商平台,目前有330ml随身装、1L装、2L装共3个SKU,价格在3.9元/330ml左右,其他品牌同等容量啤酒价格大约在5-6元左右。目前付费用户超两百万,位居线上精酿啤酒销量第一。
想要了解更多精酿啤酒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1-2026年中国精酿啤酒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更多推荐报告
2021-2025年中国高端啤酒业深度渠道分析与十四五投资前景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