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全名为北京证券交易所,除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外,是中国大陆第三证券交易所。北交所开户标准:申请开户前20个交易日账户和资金账户内财产日均超过人民币50万元(不包括该投资者通过股票融资融入的财力和证券)参加证券交易24个月以上。
北交所开市首批10只新股大幅高开
11月15日上午9时30分,北交所正式开市,首批81家上市企业股票亮相交易。10只新股集体大幅高开。截至发稿,涨幅最高的N同心涨幅高达396.96%。按照规则,10只新股全部临时停牌。
开市首日,大地电气、汉鑫科技、中设咨询、志晟信息、中寰股份、广道高新、同心传动、晶赛科技、科达自控、恒合股份等10只新股迎来北交所首秀。从发行价格看,10只新股的发行价格均低于20元,其中5只股票低于10元。
北交所新股上市首日盘中成交价格较开盘价首次上涨或下跌30%、60%时,将触发临时停牌机制。临时停牌时间为10分钟。
9月2日,中国官方宣布将设立北交所。如今,时隔仅74天,北交所11月15日正式开市交易。
北交所重要交易规则
北交所有一定的交易门槛,需要在交易所从事证券交易满24个月,并且在最近20个交易日,日均证券账户与资金账户的资产不少于50万元。
而在交易方式上,北交所股票可以采取竞价交易、大宗交易、协议转让以及证监会批准的其他交易方式。在涨跌幅限制上,考虑到中小企业股票估值,北交所竞价交易涨跌幅限制比例为前一交易日收盘的30%,交易单比申报不低于100股,股票上市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但有临时停牌机制在涨幅达到30%、60%时,临停10分钟。
北交所交易时间与沪深交易所相同。9:15至9:25为开盘集合竞价时段。9:25至9:30为静默期,期间交易系统不接受任何订单。9:30至11:30、13:00至14:57为连续竞价时段,投资者可使用限价单和市价单参与交易。14:57至15:00为收盘集合竞价,投资者只能报限价单,不能使用市价单,也不能撤单。
最新数据显示,已累计有超210万户投资者预约开通北交所合格投资者权限,开市后合计可参与北交所交易的投资者超400万户。
根据中研普华出版的《2021-2026年中国股票基金市场投资机会及企业IPO上市环境综合评估报告》显示:
虽然北交所开户门槛非常高,但我们还是能够通过主题基金来参与北交所的交易。
8只北交所主题公募基金正式获批
今年10月18日,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汇添富基金、华夏基金、南方基金、嘉实基金、万家基金、大成基金8家基金公司上报北交所主题基金,不到一个月时间,8只北交所主题基金在11月12日正式获批,这将是市场上首批参与北交所投资的公募基金产品。
综合各家产品情况来看,首批北交所主题公募基金均采取两年定期开放的运作方式。其中,华夏、南方旗下的北交所基金更是采取发起式基金的形式。在封闭期投资于北交所证券资产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可以参与北交所上市股票的战略配售,也可以通过打新、定增以及二级市场买卖等多种方式参与北交所投资,有助于为北交所带来增量长期资金。市场消息称,首批北交所基金单只的发行额度或定为5亿元,并有望在本周火速进入发行期。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基金公司此前也上报了“专精特新”主题基金。在新产品的布局上,可以看出公募基金公司正在积极筹备,而在投研、交易系统、政策学习等方面,不少基金公司已经做好准备。相关公募基金经理表示,目前公司已将北交所上市公司按照行业划分给行业研究员进行研究、覆盖;团队方面,有专门人员研究相关政策;交易系统也在同步测试准备中。
中国证券行业发展前景及现状
北京证券交易所不是我国的第三个交易所,而是中国第五个证券交易所,其他四个分别是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交易所,台湾证券交易所。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4万亿元,同比增长16.3%,比2019年同期增长8.9%,符合预期,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态势总体平稳。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93万亿元,同比增长2.3%,非急需非刚性支出持续压减,“三保”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其中,税收收入中,反映出证券市场交易活力的证券交易印花税在前三季度累计收入2302亿元,实现同比增长40%。
主要财政支出项目上,前三季度全国财政“三保”等重点支出增长较快,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支出分别增长5.2%、2.4%、2.3%。
未来20年是权益投资的大时代,“借基入市”是大势所趋。
第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而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近些年资本市场的改革举措都致力于建设完善、有活力的资本市场,让它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而投资者要做的就是参与进来,分享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红利。第二,居民资产配置逐渐向权益市场迁移,而在投资者结构机构化趋势下,买基金或是更优选择。
想知道更多中国股票基金行业具体分析,可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1-2026年中国股票基金市场投资机会及企业IPO上市环境综合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