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中间件广义的理解就是不直接给用户提供价值,处于业务型的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之间的应用都叫中间件。例如,我们日常使用的APP,如今日头条、支付宝、微信等这些应用是直接面向用户的,就是业务型应用软件,我们会更熟悉这些日常接触到的应用。但还有一些应用是我们几乎不会感知到的,也就是专门面向开发者或者说面向官方操作系统所提供的各项功能和服务的应用,这类应用就是中间件,比如金蝶中间件或者IBM提供的一些应用服务器,又或者,随着大量公司的业务向云上迁移,许多云厂商也在提供云+中间件的服务,比如阿里云或者亚马逊云(AWS)。
目前,中间件的用户需求正朝多元化发展,从以电信和金融为主逐步扩展到其它更多行业和中小企业用户,由此对产品的需求也逐渐由高端扩展到中低端。在高端市场,主要是电信和金融行业用户,他们看重的主要是产品的性能、可扩展性以及可伸缩性,这部分需求目前已经比较稳定。
在中低端市场,用户主要包括政府、教育、制造、卫生、媒体、科研等行业用户和中小型企业,他们的产品应用规模相对小一些,但用户数量很多,因此需求空间十分广阔,而且由于受规定和资金的影响,这部分用户比较看重产品的性价比和实效性。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0-2025年中间件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分析
目前,全球的中间件市场规模约320亿美元。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普及以及政务大数据、智慧城市、企业上云等行业数字化热点项目的推进,大量新的市场需求将会出现。2019年中国中间件市场总体规模达到72.4亿元,同比增长11.40%。预计2023年,中国中间件市场空间13.6亿美元,5年复合增长率15.7%。
中间件市场规模 中间件的发展趋势
2016年,国务院颁布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发〔2016〕67号》,该文件对我国―十三五期间国家重点发展领域以及发展发行进行了规划指导,确定了新兴产业对于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该文件对信息技术核心产业进行了详细规划,其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基础软件和高端信息技术服务,面向重点行业需求建立安全可靠的基础软件产品体系,支持开源社区发展,加强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智能硬件等领域操作系统研发和应用,加快发展面向大数据应用的数据库系统和面向行业应用需求的中间件,支持发展面向网络协同优化的办公软件等通用软件”。
中间件市场以企业级用户的需求为主,企业级客户主要集中在政府、金融、电信等行业领域,近几年来,在自主可控的国家信息安全战略指导下,政府、金融、电信等主要的应用行业正在逐步加大对于国产中间件产品的采购,特别是政务行业市场,国产软件基础设施类产品已经成为主要力量,金融、电信等行业国产产品的市场份额也逐年提高。
随着国产中间件厂商技术的升级,以东方通、宝兰德和普元信息为代表的国产厂商赶超者,在电信、金融、政府、军工等行业客户中不断打破原有的IBM和Oracle的垄断,逐步实现了中间件软件产品的国产化自主可控。预计国产厂商在电信行业的国产替代空间为14亿元,在金融行业的国产替代空间为21亿元,在政府行业的国产替代空间为23亿元。总替代空间高达57.4亿元。
在IT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安全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中间件作为网络时代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在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传统产业改造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社会管理提升和民生服务工程等方面发挥出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作用。因此,中间件必然是国家信息安全建设的重头兵,特别是在到政府、金融、能源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中间件国产化趋势明显。
想要了解更多中间件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0-2025年中间件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更多推荐报告
2021-2026年中国测试软件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