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贷款有望成为明年新增信贷重要来源
日前,人民银行宣布正式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今年以来,多家银行加速布局绿色金融业务,推动绿色产品服务多样化。2022年,绿色贷款新增规模有望在央行支持与自身高速增长的背景下继续发力。
碳减排支持工具的使用会极大地促进碳减排贷款发放的速度,进而对于明年信贷的增量产生积极影响,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资源将向绿色产业等政策重点支持领域倾斜。
碳减排支持工具重点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三个碳减排领域,初期的碳减排重点领域范围突出“小而精”,重点支持正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但促进碳减排的空间较大,给予一定的金融支持可以带来显著碳减排效应的行业。
绿色金融行业深度调研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绿色金融投资发挥作用的关键切入点。根据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测算,为实现双碳目标,到2060年我国新增气候领域绿色金融投资需求规模将达约139万亿元,年均约为3.5万亿元,占到2020年GDP的3.4%,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7%左右,绿色金融投资长期资金缺口年均在1.6万亿元以上。
我国绿色金融市场规模将不断增加,但是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增长速度会有所下降,达到13.7万亿元,同比增长率为8.5%,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3.6万亿元。2021年以后,绿色金融市场需求规模增长率预计在10%以上,到2024年市场规模超过20万亿元,达到21.1万亿。
中国绿色金融投资的当前要务及政策体系规划。第一,实现碳中和需要巨量投资,要以市场化的方式,引导金融体系提供所需要的投融资支持;第二,气候变化会影响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需要及时评估、应对。
以农业银行为例,作为国内最早践行绿色金融的国有商业银行之一,农行一直高度重视绿色发展战略,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中国农业银行加快绿色金融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3年)》等政策文件,明确了全行在“十四五”期间的绿色金融发展战略和目标,构建起绿色金融管理体系、产品体系、营销体系和风控体系,为加快绿色金融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激烈的绿色金融市场竞争中,绿色金融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想要了解更多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1-2025年中国绿色金融行业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