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宜昌数智健康建设的模式和成果备受关注。作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城市,宜昌将数字医疗作为医改的有力抓手,成为撬动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杠杆。
东软是宜昌数字医疗建设的战略级合作伙伴。双方连续十年,围绕全市医疗资源整合、数据价值挖掘、智慧服务升级等进行扎实而有效的探索。东软与宜昌的合作,为区域医疗数智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为破解基层医疗资源不均衡、群众看病难等提供“湖北方案”,为国内城市数智健康建设树立了“宜昌标杆”。
让数据多跑路,构建区域医疗“智慧中枢”
宜昌通过政府规划引领打造全域健康支撑体系,将数字医疗纳入智慧城市、数字宜昌建设之中,投入18.4亿元打造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集成公安、民政、教育、医保等部门数据,联通市、县、乡、村四级共3002家医疗卫生机构数据,实现“一屏知家底、一网全监测、一键达基层”。
东软承担了宜昌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建设,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区域一体化医疗健康大数据中心。以一体化为核心,东软采用全量实时、湖仓一体、流批一体的新一代技术架构,确保全市医疗健康数据实时采集、高效汇聚与即时应用。依托宜昌城市大脑数字底座,东软构建“6+3+N”的宜昌特色区域医疗“智慧中枢”。平台打通多部门信息,实现医疗数据整合共享、医保服务、慢病管理以及远程医疗等场景创新和落地应用。
惠民惠医惠政,打造全国医改示范样本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宜昌以应用为导向持续完善和不断扩容应用场景,积极创新便民服务,真正让患者少跑腿、少排队、少重复检查,提升居民的获得感。
依托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宜昌持续推出创新场景与应用。建设居民健康健康标签和画像。为居民建立专有健康标签和健康画像,形成连续性同质化医疗服务和个性化诊疗方案。居民就诊时,医护人员在系统中能够通过全息人体图看到居民既往疾病部位和疾病种类,快速了解过往诊疗和健康状况,形成连续性同质化医疗服务和个性化诊疗方案。
充分挖掘医疗数据价值,建设智慧慢病分拣网格化管理体系,让数据真正流转起来。诊疗数据汇集至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通过与网格化人口库相关联,将居民就诊信息自动分拣到居住地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将随访信息录入、实时回传平台,为诊疗提供依据;家庭医生团队将数据上传,平台同步至居民健康档案,实现智能化随访;居民自查个人健康风险评估问卷,数据实时回传到平台,为开展群体健康评估和干预提供依据。
建设卫生应急管理系统。通过整合多方数据资源,实现了对卫生应急事件的实时监测、智能预警、科学决策和高效指挥,从而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公众健康。
建设多项便民应用,“宜健通”为392万居民开通线上服务,通过处方流转,方便慢病患者就近购药,将医学云胶片变成群众手机端的“口袋胶片”,累计调阅量达到200余万次,通过医学影像云,实现了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极大减少患者重复检查费用。为全市13万名80岁以上老人建立“一人一卡”急救信息档案,打造新型院前急救模式。
信息化赋能强基层,激活市县医共体一体化创新活力
在提高市县乡医疗服务同质化方面,东软与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在县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县域医共体等开展了深入合作,共同着力于医疗健康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便民服务等能力提升。依托于市级平台,五峰县构建标准化一站式市县两级互联互通体系,实现一体化连续医疗服务、医共体内检查检验互认,开设“健康五峰”、健康管理等便民惠民服务。
目前,以五峰医共体一体化平台为核心,贯通县内远程心电、影像、会诊、检验等多个共享中心,与基层医疗机构、县级医院、省市医院信息实时互通,实现了市县两级同质化医疗服务。同时,借助五峰医共体一体化平台的智能审方系统,累计审核处方170余万张,有效拦截不合理处方16万余张,降低门诊、住院患者人均药费,提升患者满意度,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
自2015年携手以来,东软见证了宜昌数智健康建设的飞跃发展,共同书写了数字健康时代的“宜昌答卷”。十年间,宜昌已成为全国数字医疗的标杆城市。数字技术与医疗健康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应用,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信息化建设也真正成为推动医改的重要基石。
未来,东软将继续携手宜昌,深入拓展医疗数据价值化、AI赋能医疗创新等合作领域,助力宜昌持续深化医改和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可复制的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