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作为第三代半导体的代表产品之一,在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也是我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格局中实现突破的关键。今天,我们邀请到一位在这一领域拥有丰富经验和深厚技术积累的嘉宾,让我们听听他的见解。
本期做客嘉宾:杨良,深圳爱仕特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联合创始人。本硕均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获控制理论专业工学学士和系统工程专业工学硕士; 2018年攻读清华大学首届创新领军工程博士。曾任中国电子CEC电子国际合作公司处长,参与了国家“九五计划”集成电路产业部分的编写工作。此外,杨良曾参与广东省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布局工作,担任广东南方第三代半导体公司(筹建)总经理;从事第三代半导体行业研究及投资长达 15 年,对 SiC MOSFET 功率芯片设计、模块研制、系统集成应用等领域均有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经验。
在节目中杨良介绍道:“碳化硅器件作为新一代功率器件,体积小、功率大、耐高压、更节能,可以广泛应用在新能源汽车、风光发电、高铁牵引、电源、家电等很多领域,可以说,碳化硅节能减排的优势在“双碳”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带动的是个上万亿的市场。几年来,碳化硅器件每年都维持着4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2025年,又被业界称为碳化硅器件高速增长的爆发元年,其市场规模将数倍增长,在政府、产业、企业、研发机构的协同共同努力下,中国的碳化硅器件研发、生产制造、市场应用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和进展,将且必将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谈及当前碳化硅器件市场的发展现状,杨良表示:“目前还没有一家企业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控制和垄断,国际巨头们也在很多方面在逐步优化过程中,国内企业只要沉下心来,我们的机遇还是蛮大的,实际上,我们自己的芯片已经向欧洲及美国出口3年了。我们的机遇主要在于产品研发效率高,技术迭代快,我们目前2个月就可以完成一款芯片开发,而且完全是按照客户的需求,实现智能柔性化定制,这对于很多国际知名企业来说,他们是不会做这些事情的,市场反应快,客户至上,是咱们中国企业最大的优势。同时,精准控制成本也是我们的优势,这里强调一点,我们的低成本并非依赖廉价劳动力,而是源于高效生产,边际成本低,产业链的完整整合,或是说,我们的“新质生产力”水平高。在这里我们可以自豪的说,在碳化硅器件领域,中国企业参与的竞争是核心技术及产业链高效整合的竞争。在技术创新和产品性能提升方面,我们更关注产品的可靠性,一个是抗冲击能力,一个是芯片在不同工况下的使用寿命,这些与制造工艺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在稳定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对产品的追踪,建立了我们多样本的数据分析体系,从而结合不同的应用需求,修订、优化我们的工艺参数及流程。我们还向用户开发我们的设计体系,为用户定制特定要求的混合芯片。”
作为国内首批实现芯片设计、制造、封装及系统集成全产业链布局的产业一线团队之一,爱仕特能够以高效方案、合理材料投入和行业领先的良率完成芯片设计与生产。其效果可达到在同一片衬底材料上,芯片产出数量更多、品质更优。“制造业与虚拟产业不同的是,要靠产品核心竞争力挣钱,而不是靠资本化的市场营销,搞流量化经济,那是不可持续的。当然我们也不排斥新型的市场营销方法和策略。在这个赛道中,我们的目标是不仅是做成中国品牌,而是要做成世界品牌,打造制造业的百年老店。”杨良如是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