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由大家保险集团、第一财经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保险养老融合与发展论坛(上海站)召开。论坛通过搭建开放、跨界的交流平台,共同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跨行业助力解决老龄化形势严峻的上海养老民生难题贡献力量。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锁凌燕出席论坛并发表题为《老龄化与“保险+”模式》的主旨演讲。锁凌燕指出,满足多元化、多层次养老需求的核心,是资金保障和服务保障“两手都要硬”,单纯提供资金保障不是保险业的未来,保险业需要更多去探索“保险+”的模式。
“老有所养”成为个人和国家面临的“大题目”
根据联合国人口预测数据,2025年前后,中国25岁-64岁的人口将达到高点,之后进入下降通道。未来几十年,唯一能实现持续增长的年龄群体就是老龄群体。
锁凌燕指出,巨量中国人口快速老化,全世界也很难找到相似案例,“老有所养”不光是个人的问题,也是国家面临的“大题目”。
随着年龄增长,个人对日常生活护理需要也持续攀升,或将构成未来消费主场景。一方面是家庭难以承担的照料和赡养责任,另一方面是照护需求的持续高涨,由此对社会化产业有了更高期待。
这种压力下,理想的养老模式是什么?锁凌燕强调,现在常提“9073”,社会各界在探索居家、社区、机构共同发力的模式,但这些模式之间并不存在优劣与否,只有适合与否。从年龄来看,老人有活力阶段和需要持续照料的阶段;从居民财富和生活预期来看,每个人拥有不同的消费能力;就居民偏好而言,有独立自主的老人,也有想与家人更亲近等不同偏好。 “9073”的构想,实际体现出的是,老人需求是多元化的、多层次的。
“保险+养老”是一种新型长寿风险管理模式
保险业的传统经营模式是提供风险保障,可以帮助个人持续有养老资金,但当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的服务获得问题成了关键问题,保险提供的资金能够能买到什么养老服务,也将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锁凌燕在分享中指出,理想的养老模式,是养老资金和服务都安全,能保证服务就在身边。资金保障和服务保障“两手都要硬”,是老龄社会必然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正在努力构建多层次、满足不同需求的养老服务体系,但从数量看,供给缺口很明显,而养老服务机构的床位空缺和一床难求的共存局面,也侧面说明养老服务体系供给侧的质量与结构有待调整。
此外,供给侧的准备并不充分还体现在养老服务人才的稀缺方面。锁凌燕表示,目前提供养老服务的主力群体是40、50岁女性,其占比超过一半;此前在一项针对271家养老服务机构的调查中,约75%的机构存在人力资源供给不足问题。
由此可见,现有老龄相关产业仍然存在巨大的改善与发展空间。基于构建养老服务体系的国际经验,锁凌燕给出了五点建议:
第一,秉承积极老龄化宗旨。积极老龄化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如果不把老作为一种虚弱或病态的表现,而是把老人作为有能力且有活力的群体来对待,更好保障老年人群体的健康发展权益,就可以让老龄社会更丰富且更具可持续性。
第二,强化社区家庭纽带。个人情感需求有相当大部分来自社区的支持和家人的亲近,这种情感满足也是难以替代的。
第三,保障服务协同发展。一边有资金的保障,另外一边也要能够购买到对应的养老服务,二者发展应具有一致性和协调性。
第四,动员社会多元力量参与。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势必须要有多元主体的积极共同参与,当不同主体为满足客户需求不断创新和精进时,供给侧就会有源头活水,也会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
第五,积极利用创新技术。数字化技术对人工的节约和服务效率的提高十分重要,比如适合老年人的菜谱订制可以基于大量的数字化分析技术来形成和优化。
更好地构建养老服务体系需要多方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保险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锁凌燕强调,保险业能不能持续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取决于很多因素,但最根本在于能否持续满足、甚至超出消费者的预期。养老是人人都会面对的问题,保险企业如果能够进入养老生态,成为链接供求双方的纽带、信息交互的平台,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预期。此外,保险业在长期资金投入能力和长寿风险管理方面有重要优势,能够有耐心持续地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个人所面临的风险其实是多种多样的,未来社会可能更多面临的是金钱能不能跟他所需要服务相匹配的问题,所以单纯提供资金保障不是保险的未来。”锁凌燕指出,在老龄化社会这样一种需求结构的驱动下,保险业未来需要更多探索“保险+”模式,根据“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以个人或家庭需求为中心整合服务资源,才能够帮助社会更有效地应对快速老龄化进程带来的各种挑战,为我国人民的美好生活贡献独特价值。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