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养老意味着充满活力的新生活,当养老成为一件时髦的事儿,便与上海这座时尚之都有了共鸣。
日前,由大家保险集团和第一财经共同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保险养老融合与发展论坛(上海站)拉开帷幕,大家的家·上海静安城心社区落子启动仪式同步进行,大家保险差异化探索的城心医养终于来到沪上。
2019年,大家保险位于北京核心城区且能与周边三甲医院实现联动的友谊社区和朝阳社区接连开业,从此开启对颇具差异化的“城心医养”模式探索。
差异化代表着市场创新,更意味着没有前人经验可借鉴。既然锚定用轻资产的模式打造城心社区,大家保险决心先在北京将服务和运营等系列难题跑通后,再把成功经验推广至全国。
轻资产打造城心养老,让长辈“离家不离情”
过去几年,老龄化程度加深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问题,但也带来了万亿规模的蓝海市场,保险公司因在业务上与养老有着天然的接近性,早早涉足了这一市场。
最初,自建养老社区的重资产模式成为保险公司的主流选择,其优势确实很明显,在重资产模式下,保险公司集“投资商、开发商、运营商”为一体,项目产权清晰,保险公司对项目的控制力度较大,更能按自己的规划和意愿去为客户提供服务。
但重资产模式的缺点也很突出,即对险企资金实力、后期运营能力要求较高,如果10年前买地,成本还不算太高,但今天再去买地建社区,成本已非普通险企所能承担,要么就是缩小地块向上取空间,要么就是把养老社区建在偏远郊区,但这两种方式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养老体验,再加上养老社区非常重运营,如果运营不得当,入住率难以提升,甚至成本都收不回来,最后受伤害的还是消费者。
如何破解养老社区既要降成本,又要保服务质量的难题?大家保险的答案是轻资产的“城心”模式。当多数公司都是以自建重资产的方式参与到养老产业的布局时,大家保险另辟蹊径选择在城市核心区租赁物业,并将其适老化改造成养老社区。
大家保险前期经过大量调研与观察后发现,人老了并不希望过上“桃花源”般“与世隔绝”的生活,而是更希望离子女近,离熟悉的圈子近,更重要的是,离优质的医疗资源近,毕竟看病可能是老人日常生活中比较重要的部分。
根据大家保险联合尼尔森IQ发布的《2023年中国商业养老服务供需洞察白皮书》数据,21%的老人会选择养老机构,选择养老机构主要看重的是:医疗资源情况、专业服务能力、期望离医院近、离子女近。一句话就是离家不离城。
养老社区可以建设,但优质的医疗资源并不是在养老社区里建个医院就能解决的,集合优质医疗资源的三甲医院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只有离得不远,老人才能享受,如果动辄开车1小时才能到三甲医院,享受优质医疗资源何从谈起?
最终,大家保险确定了“临近医疗,亲近子女,更近人间烟火”的城心医养模式,主要依托周边公立医院的资源体系而非自建医院,这样一来,社区内部只需配有全科医生、小型医疗中心以及专业照护力量即可。
因此,轻资产城心社区一张床位成本仅为重资产养老机构的一半,大大提高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重服务深耕医护康复,让老人“养老变享老”
轻资产并不意味着“轻服务”,反而是“重服务”,毕竟只有好服务才能持续吸引和留住客户。社区正式开业后,运营服务能力则是长辈最能直观感受到的一项能力。
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38.7万个,养老床位合计829.4万张,其中注册登记的养老机构4.1万个,床位518.3万张,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4.7万个,床位311.1万张。
尽管全社会都在讨论养老机构的床位供应紧缺,但很多养老机构的空置率接近一半。很多养老院因管理不善,导致服务质量不高、员工缺乏专业培训等问题频现,进而造成入住老人流失的现象发生。
这也不禁让人深思,除了完善适老化的硬件设施,机构还需在哪些方面为老人提供全面的服务。对于大家保险而言,医康护是其运营服务中的重中之重,也是让长辈最终能够实现“医养”的关键。基于此,大家保险在城心医养社区日常运营过程中也逐步建立了六大服务,具体包括医疗、康复、护理、康乐、膳食及安居。
医疗方面,科室基于社区规模或定位进行相应配置,包括内科、全科、中医科,检验科、超声科及配套医疗辅助区域,互联网医院也可以对复诊等项目进行应对,非疑难杂症在社区内都可以解决;与周边三甲医院的联动更是对长辈与子女最深切关注问题的有效回应。
在康复与护理方面,社区则针对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脏、神经、骨科三大核心病种,开展病后、术后专业康复服务,延缓长者机体老化、改善慢性病;社区内的护理服务分为八级,180余门专业培训课程可全面覆盖高品质护理服务所需的专业能力要求,老人喜欢跟年轻人相处,社区还与周边京津冀地区6所职业院校签约了培训护理合作,社区里年轻护理人员占比越来越高。
康乐服务从五个维度开展人文关怀、教育发展等六大类活动,每天可组织3—5场活动,每月90—150场活动;30余项适老化、智能化设备设施更是让长辈住得放心;对于日常起居生活而言,高要求的膳食、康乐及安居标准则可保证长辈每天的愉悦心情与健康状态。按照社区膳食要求,每日需保障20种以上食材,每周50种以上食材,尤其重视长辈的优质蛋白质摄入。
就这样,在北京朝阳、友谊这两家社区的实战校验过程中,大家保险“城心养老”的六大服务一步步完善,整体涵盖8个领域、48大类的“家标准”也逐渐成型。
社会养老往往会带来“家”缺失的问题。因此大家保险决心在精神层面为老年人营造有温度的幸福“家”,在物质层面,则要为其提供有质感的养老体验,这也是“城心养老”独特的文化优势所在,让养老变成享老。
入住率证明可持续性,让客户“放心地托付”
城心社区的硬件设施与软件服务再完备,如果住不满,其商业模式便无法验证。尤其是近两年来各地养老院资金链断裂、暴雷倒闭的消息持续曝出,让很多老人都对机构养老的可靠性存疑。
保险资金规模大、成本低、期限长、追求长期稳定收益的特点,决定了保险资金与养老社区和产业之间具有天然的契合点和良好的匹配度。毋庸置疑,金融是强监管行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对保险机构更是有着系统化的监管指标,保证其在安全阈值内有序运行。
除了提供养老保险产品,保险业还拥有提前介入风险管理的行业属性,与养老产业的风险管理和健康服务联系紧密,具备布局医康养领域的天然优势。
对于大家保险而言,上述优势经过四年的探索,已经深刻地体现在其社区入住率中。截至2023年10月底,大家保险的北京朝阳社区入住率已逾95%,已开业的两个社区平均入住率达90%,远超全国养老机构入住率50%的平均水平。
一般来说,养老社区入住率达到75%,便已具有了商业循环的可能性。考虑到养老社区一般都会预留少量床位用于周转,超90%的入住率几乎可以视为养老社区入住率所能达到的上限。
在本次论坛中,北京大学锁凌燕教授也指出,保险业成为养老生态系统中的强大参与者,可以进一步成为连接供求双方的纽带、信息交换分析的平台,不仅有利于实现范围经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而且有利于取得关联服务的定价话语权,让客户未来更加可期。
拥有保险行业的先天性优势还不够,大家保险为保障财务的可持续,采取“轻资产租赁为主、小样本试点先行、快回流促平衡”的布局策略,目的是通过精细化管理增收节支,尽快实现医养社区财务自平衡,形成“输血—造血”良性循环机制。
通过租赁轻资产物业把成本降下来,目的就是降低每位入住老人获取服务的成本。当服务对于老人而言是可持续的,那么,保险公司的养老投入也是可持续的。据大家保险预测,按20年的长周期来算,城心医养社区内部收益率能达到3.5%左右,属于中等收益标准的投资品种。
社区的良好运转也能够为销售赋能,养老社区真实场景的参观不仅增加了客户对退休生活的想象空间,更让其对保险的作用有更明确的感知。2022年,大家保险城心医养社区贡献标准保费同比增长超过70%,意味着大量的长周期资金,让企业形成了更加稳定的现金流。
这些成果都表明历时四年的打磨与探索,大家保险城心医养模式的可行性已经得到验证,这也是为何在2023年城心社区才终于落子上海静安,让对服务品质有高要求的沪上长辈及家属能够放心地托付。
保险业的发展不能是“自我循环”式的,需要根据“人本位”的价值取向整合服务资源,以更有效地应对老龄化挑战。大家保险从成立之初就锚定养老战略,为适应不同客户所需打造“保险保障+养老服务”闭环,并在不断进化升级中成为养老服务市场的中坚力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