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行业市场多大?玉米和玉米淀粉套利是一种常见的套利策略,二者价差波动的主要依据是玉米淀粉加工利润,同时该策略受到玉米淀粉自身供需、玉米价格波动以及玉米淀粉副产品价格的影响。历年来,玉米和玉米淀粉价差活跃区间在300—500元/吨,但近年来随着玉米价格来到高位,玉米和玉米淀粉的价差波动率也有所放大。
玉米作为食品自然无需赘言,作为饲料原料玉米是最重要的能量饲料来源,而玉米深加工潜力更大,玉米深加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养殖、纺织、汽车、食品、医药、材料等行业,随着加工层次的不断加深,形成了玉米经济系统。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2023年版玉米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分析显示:
(相关资料图)
玉米产业市场研究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也是玉米消费大国,每年的玉米消费量达3亿吨。从消费结构来看,我国玉米消费主要包括饲用消费、工业消费和食用消费三大类。其中,用于饲料和工业的消费量占消费总量的92%以上,直接用于居民食用的消费量仅占3%左右。
玉米不仅是人们的口粮和“饲料之王”,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市场上需求玉米的企业主要有三类,分别是食品加工企业、饲料生产企业和玉米深加工企业。
玉米与其他传统粮食作物相比,具有更强的耐寒性及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2021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达到4332万公顷,比2020年增长了206万公顷,产量也呈现逐年升高态势,加之玉米在畜牧业、养殖业、轻工业和化工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玉米的开发及应用前景相当广阔。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2年受内部种植结构调整影响,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减少381.1万亩,下降0.6%,达到6.46亿亩;玉米产量27720.3万吨,比上年增加465万吨,增长1.7%。市场多家机构预测国内玉米同比下调500-600万吨。
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除了以玉米籽粒为原料进行工业生产以外,对玉米秸秆和玉米芯等其它部位也进行了深度开发,产品已延伸到新能源及生物基材料等领域,逐步形成玉米全植株利用、全产业链生产的发展新格局。
据了解,由于价格优势明显,特别是在玉米下游产品开发越来越细化、专业化、高品质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领域出现了玉米的身影,如在食糖市场,玉米淀粉糖已形成了对白砂糖的全面挤压态势。而在食品与工业生产领域,玉米淀粉正在大量替代面粉、次粉、木薯粉等。此外,在水产饲料、能源化工等领域,玉米下游产品也正在全面介入。
近几年,我国玉米相关政策不断调整优化。从2021年的“两稳一增”,到2022年的“两稳两扩”,玉米种植面积保持稳定态势。
今年的一号文件明确: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逐步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在相关产业政策支持下,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4300万—4400万公顷,玉米总产量维持稳定局面,同时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范围的逐步扩大,都有利于玉米市场价格的稳定。
我国玉米在各地区的种植分布却并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种植带。种植面积较大的省份主要有黑龙江、吉林、河北、山东、河南、内蒙古、辽宁等省份,这8个省份玉米播种面积占到全国总播种面积的66%左右。玉米下游需求主要分为三大块,其中饲料方面占比超70%,其他二块分别为深加工方面和食用等方面。
2019年—2020年,深加工补贴取消。而伴随着玉米淀粉市场持续扩张,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头部机构不断有新产能落地,供应也出现快速增长。2019年,商品淀粉产量为1846万吨,在成本持续增长的过程中,供应增加导致玉米淀粉利润不断被压缩。这段时间部分企业现金流出现亏损,企业运行难度增加。
2021年至今,因临储玉米库存清零,玉米淀粉价格受玉米原料价格冲高影响来到历史高位区间。在此阶段下游承接能力受限,玉米淀粉产量和库存出现较大波动,同时也放大了价格和利润的波动空间。2022年下半年,伴随着豆粕蛋白价格冲向历史极值的高位区间,玉米淀粉副产品(蛋白粉、胚芽粕等)价格也大幅上涨,一定程度上增厚了玉米淀粉加工利润,也打压了玉米淀粉自身收益,且在需求承接不佳的情况下,玉米淀粉价格不断下滑,导致玉米和玉米淀粉价格快速萎缩至历史低点。整体来看,受原料玉米价格高位的影响,此阶段玉米和玉米淀粉价差波动区间幅放大至0—600元/吨。
一般来说,在研究玉米淀粉供需关系时主要关注几个指标:淀粉企业的开工率和淀粉产量、淀粉提货量、淀粉库存(包括订单库存和可售库存)。上游玉米价格、企业原料玉米库存等都对玉米淀粉价格有较为明显的指向性。另外,下游各个终端的开机需求预示着玉米淀粉消费如何。
从开机情况来看,近3年行业开机呈现逐年下滑节奏,同时玉米淀粉年产量同样呈现下降态势,但从产能角度来看,国内玉米淀粉却呈现逐年增长局面。近年来,伴随着成本玉米价格提升,行业为保证利润只能不断压缩产量,导致大量产能处于过剩状态。同时,玉米价格上涨之后,玉米淀粉需求弹性也有所放大,叠加产能过剩,导致玉米淀粉开机、库存等数据波动均有所加大,进而对玉米和玉米淀粉价差造成较大影响。
最后,影响玉米和玉米淀粉价差的因子在于成本端玉米价格的波动。一般来说,当玉米处在振荡格局中,玉米淀粉和玉米价差波动相对较小,但若玉米存在明显的利多或利空趋势,则会对玉米和玉米淀粉价差波动有较强的放大作用。通常来说,玉米价格上涨,玉米淀粉涨幅会更大,玉米价格下跌,玉米淀粉跌幅会更大。
近些年,随着玉米淀粉企业不断向头部集中,资金厚度也有所增强,但行业利润微薄,利润转负后企业不得不主动降低库存。然而,2022年伴随着副产品价格高位,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淀粉企业抵御玉米淀粉价格风险的能力,尽管玉米淀粉收益较差,企业主动降开机并不明显。当前,玉米淀粉利润已在成本线以下维持超两个月,根据过往行情来看,加工利润较难维持3个月以上的长期亏损。目前副产品价格呈现下跌态势,淀粉厂的蛋白库存高企,为保障利润,企业预计会挺价玉米淀粉,后续利润有逐步转好的预期,进而推升玉米和玉米淀粉价差。
玉米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玉米淀粉的主要成本是玉米,玉米在生产玉米淀粉及其副产品的过程中利用率约为90%。因此,玉米淀粉销售价格与玉米价格紧密相关,作为上下游,二者的套利是市场关注的主要套利结构之一。而玉米和玉米淀粉之间的关系通过加工利润可以有更直观的呈现。玉米淀粉加工利润(加工1吨玉米)=(淀粉收益+副产品收益)-玉米成本-加工费=[淀粉价格×淀粉出率(68.5%—70%)+玉米蛋白粉价格×蛋白粉出率(4.5%—5%)+玉米胚芽价格×胚芽出率(6.5%—8%)+玉米纤维价格×纤维出率(10.5%—11.5%)+玉米油×玉米油出率(2.6%)]-玉米价格-加工费用(380元/吨,冬季11月至次年2月需400元/吨)。
玉米深加工产出的终端产品价格整体追随玉米价格波动,但各产品之间又会存在一定的冲抵关系。若副产品价格高企,玉米淀粉价格则会有较大的弹性空间;若副产品价格疲弱,企业或存在挺价玉米淀粉的措施,以保证整体利润不会受损。在副产品中,蛋白粉及玉米胚芽跟随粕类蛋白价格波动。近两年国内豆粕(3508, 15.00, 0.43%)价格高企,玉米蛋白对利润的贡献率有所增加,其对价格的影响权重也在提升。如2022年年底,伴随着豆粕现货价格冲上5600元/吨以上高位,玉米三大副产品蛋白粉、胚芽、纤维价格也一路上扬。尽管玉米淀粉需求受挫,收益相对偏差,但副产品价格高企,这也保证了玉米淀粉加工利润处在较好水平。
我国玉米需求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个为饲料原料,另一个为深加工生产。饲料消费主要为猪料和禽料,其中猪料影响更为核心,因此在分析需求时对于生猪的出栏量及出栏体重都需要有明确的把握。全国玉米深加工几大行业的比例,在前几年淀粉及淀粉行占比是57%,酒精29%,其他都比较小。随着这么多年过去,现在淀粉和淀粉糖的结构还是相对稳定,酒精大幅度减少,味精、赖氨酸、柠檬酸,尤其是味精的增长还是比较大的。
玉米种植成本是重要的价格支撑,主要考虑的方面有地租、补贴、种子、化肥等,近几年伴随玉米价格上涨,地租成本也是翻倍增加。玉米成本对市场价格有一定影响力,市场粮价过低,农民会惜售。同时收益情况也会影响农民对下一年的播种,收益增加,农民可能会增加种植面积,收益减少,会相应减少种植面积。
玉米行业报告对中国玉米行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市场供需形势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从行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技术环境等方面分析行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还重点分析了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格局,并对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了专业的预判。
本报告同时揭示了玉米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政府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未来,玉米行业发展前景如何?想了解关于更多行业专业分析,请点击《2023年版玉米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