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冶炼概述
金属冶炼是把金属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的过程。金属冶炼的三种方法包括:电解法,电解是一种强有力的氧化手段,基本上所有的金属都能通过电解法制取,但电解法耗能最多,不经济,因此一般用在极活泼金属的冶炼;热还原法,制取活泼性一般的金属,如金属锌,铁等,工业上一般采用还原剂把金属从它的氧化物还原出来;热分解法,制取某些不活泼金属可以使用加热分解的方法。
(相关资料图)
金属冶炼行分析
金属冶炼行业自动化技术的过程控制效率在不断提升,但与发过国家的有色金属行业自动化技术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生产管理方面。现阶段,在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中,信息收集和日常管理已成为有色金属行业处理最频繁的工作,这两项工作往往存在耗时、耗力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企业提出了相应的决策和管理制度,但效果都不理想。
企业信息化方面,随着有色金属行业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在逐渐提高。有色金属行业认识到了信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为谋求更好的发展,各企业纷纷根据自身需求和特点完善建立了企业信息网,这一举措为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实现企业信息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有色金属需求
现阶段,我国钢铁年产量在500万t以上的企业都基本上全面的实现了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年产量在50万t以上的80%的中型冶金企业都实现了信息化。
2021年4月,国家有关部门已出台《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其中指出,到2025年有色行业力争率先实现碳达峰,2040年力争实现减碳40%。
2022年2月11日,发改委产业司发布了《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以下简称《指南》)。《指南》提到,基于行业标杆值、基准值,设立具体改造目标:通过实施节能改造升级,到2025年电解铝能效标杆水平产能比例达到30%;铜、铅、锌标杆水平以上产能比例50%;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清零。
《指南》要求,对有色金属冶炼产业,严格政策约束,淘汰落后低效产能;加强技术开发,培育标杆示范企业;稳妥推进改造升级,提升行业能效水平。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版金属冶炼项目可行性研究咨询报告》分析:
有色金属包括贵金属、基本金属、小金属等,除了铁、锰、铬以外,其他的金属大部分都是有色金属。有色金属行业是勘探、开采、冶炼、生产出国民经济建设所需要的上游大宗原材料的行业。
有色产业链涉及矿山的勘探、开采、冶炼加工,以及下游相关产品销售、与金属矿冶关联的科研、建设、贸易和金融等业务。一般来说,可以将有色金属企业分为上游矿山企业和下游冶炼加工企业。在实际中,虽然很多上游矿山企业也会兼有冶炼和贸易业务,但一般占比较小,自产矿业务仍然为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
2、金属冶炼设备产量波动式上涨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冶炼行业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近几年中国金属冶炼设备产量波动式上涨。
从我国金属冶炼设备产量来看,为稳定增长走势,其中2022年1-9月中国金属冶炼设备产量65.5万吨,同比增长4.7%。
从国家统计局数据来看,2022年1-9月中国金属冶炼设备产量大区分布不均衡,其中华东地区产量最高,占比25.72%;其中福建省占比8.66%。
从中国主要地区金属冶炼设备产量来看,其中2022年1-9月中国金属冶炼设备产量最多地区为辽宁12.2万吨,占总产量的18.63%;其次是湖南地区金属冶炼设备产量8.11万吨,占总产量的13.39%。
金属冶炼行业前景
目前,我国的有色金属行业自动化技术的过程控制效率在不断提升,但与发过国家的有色金属行业自动化技术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金属冶炼生产管理方面。现阶段,在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中,信息收集和日常管理已成为有色金属行业处理最频繁的工作,这两项工作往往存在耗时、耗力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企业提出了相应的决策和管理制度,但效果都不理想。
受益于良好的外部环境,冶金工业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有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在资源、技术、企业、配套设施等方面具备优势的地区应抢抓机遇,积极培育市场,出台优惠政策招商引资,成为冶金市场的主力军,使冶金工业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又一重要力量。
想要了解更多金属冶炼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3-2028年版金属冶炼项目可行性研究咨询报告》。报告对我国金属冶炼行业的供给与需求状况、市场格局与分布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并紧密结合项目情况对金属冶炼项目投资可行性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研判。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