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以来月均出口量全部超30万辆、全年出口量突破300万辆、赶超德国直追日本……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再次实现跨越式增长,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中汽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达311.1万辆,同比增长54.4%。其中,新能源汽车成为新的增长点。数据显示,新能源车去年出口总量达67.9万辆,同比大增1.2倍;去年11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5.3万辆,创下单月出口量新高。
2022全年汽车出口突破300万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随着在新能源车电池、电机、电控系统及智能驾驶相关领域逐步建立起竞争优势,国产汽车品牌的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汽车出口市场近两年展现出超强增长势头。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汽车出口总量突破300万辆,超过德国的261万辆,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乘用车出口国,中国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上也实现了量价齐升。
在整车企业出口量榜单中,上汽集团、奇瑞和特斯拉分别以90.6万辆、45.2万辆和27.1万辆的成绩位列前三。其中上汽集团独占近3成,出口量同比大增51.48%,创下历史新高;特斯拉品牌因上海超级工厂而具有“中国制造”属性,去年全年交付超71万辆,同比增48%;奇瑞集团出口量达45.2万辆,同比增长67.7%;长安、东风、吉利等车企出口量也取得同比超50%的大幅增长。
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前三大汽车出口市场分别是墨西哥、沙特和比利时,出口量均突破20万辆;紧随其后的英国、智利和澳大利亚,也逐渐成为我国汽车出口的主要目标市场。在欧洲和北美市场取得持续性突破,使得我国汽车产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乘用车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
2021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成功结束了“三连降”的下滑趋势。其中,自主品牌乘用车2021年共销售了954.3万辆,同比增长23.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4.4%,创下近十年来的新高,较2020年增长了6个百分点。
这背后,长安、长城、比亚迪等头部自主车企销量大幅提升,包括新能源板块的出色表现,是重要驱动力。另外,以蔚小理等为代表的新造车企业去年交付量持续走高,以及海外出口量的飙升,也均为自主乘用车市占率稳步增长提供了重要助力。可以说,随着整体车市持续回暖,自主车企正迎来高光时刻。
乘用车行业发展如何
我国汽车工业虽然起步较迟,但近年来发展速度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多品种、全系列的各类整车和零部件生产及配套体系,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在产业规模、产品开发、结构调整、市场开拓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
近年来,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截至 2021 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 3.95 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为 3.02 亿辆。2010 年至 2021 年末,机动车保有量和汽车保有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6.05%和 11.54%,汽车保有量增速尤为明显。人均汽车保有量也不断增长,从 2010 年末的千人 68 辆增长至 2021 年末的千人 214 辆,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0.98%。
随着中国消费者对汽车品质要求的提高以及整体需求的多元化,中国乘用车市场已经进入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阶段。汽车生产商为保持其竞争优势,适应客户需求,不断加快汽车更新换代的速度。全新车型开发周期已由原来的4年左右缩短为1-3年,改款车型由原来的6-24个月缩短至4-15个月。据统计,2019年中国汽车品牌厂商共注册了2881个新车型,汽车车型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以及新车上市后的持续升级改款需求,为汽车行业提供了市场空间。
随着全球性能源短缺、气候异常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各国加强了对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视和扶持。新能源汽车既是解决能源环境制约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国家汽车产业竞争力的着力点。中国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列为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出台了全方位激励政策,从研发环节的政府补助、生产环节的双积分,到消费环节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再到使用环节的不限牌不限购,运营侧的充电优惠等,几乎覆盖新能源汽车整个生命周期。
据中汽协统计,2022年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6.2万辆和71.4万辆,同比增长87.6%和81.7%。1-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548.5万辆和528万辆,同比均增长1.1倍。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同比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据乘联会数据,2022年1-10月汽车行业收入74859亿元,增长8%;利润4251亿元,同比增长1%。作为近十万亿的超大规模产业,除了动力、底盘等核心部件,汽车行业带动的相关产业链本身就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对更高安全、更高性能、更高性价比、更低能耗等优质产品的需求日益高涨,加大核心技术攻关、打造自主可控供应链成为我国汽车产业面向未来的首要工作。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乘用车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