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台了多项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明确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将新能源汽车产业提升至“十四五”政府产业支持发展的重点,承载着我国汽车工业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使命。目前,我国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已建立了从研发、生产、购买、使用到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较为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有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针对汽车工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多的城市例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杭州等一、二线城市开始对传统燃油乘用车进行限购、限行,也有助于提升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有机构估计,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要的动力电池产能大约在1000GWh到1200GWh。而目前包括电池厂、整车厂与其他跨界企业对外公布的产能规划已达4800GWh,是预计需要产能的4倍多。不少人表达了对动力电池规划产能过多的担忧。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2022年1月份至10月份,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达425.9GWh,同比增长166.5%。其中,装车量为224.2GWh,出口量达105.3GWh。2022年公开发布已投产及在建动力电池总产能超过1000GWh,预计为全年装车量3倍多,结合出口及储能领域应用需求,现阶段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并未出现有效产能供给过剩的情况。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2023-2027年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显示:
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其主要区别于用于汽车发动机启动的启动电池。多采用阀口密封式铅酸蓄电池、敞口式管式铅酸蓄电池以及磷酸铁锂蓄电池。近年来,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迅猛,装机量持续增长,产销两旺。
中国拥有近900吉瓦时的制造能力,占全球总产能的77%,在世界十大电池制造商中占六家。中国也是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2021年占全球销量的52%。波兰排名第二,产能不足中国的十分之一。此外,它还拥有LG能源解决方案的弗罗茨瓦夫巨型工厂,这是欧洲同类工厂中最大的。总体而言,2022年,欧洲国家(包括非欧盟成员国)占全球电池制造能力的14%。
中国在电池制造方面的优势将持续到2027年,占全球电池制造能力的69%。与此同时,预计美国未来五年的产能将增加10倍以上。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中的电动汽车税收抵免通过奖励使用国产材料制造的电动汽车来激励电池制造。除了福特和通用汽车,包括丰田、SK Innovation和LG Energy Solution在内的亚洲公司最近几个月都宣布投资美国电池制造产业。2027年,预计电池产量排名前十的国家中,欧洲将有六个。无论未来北美和欧洲的增长如何,中国主导地位都是无可撼动的。电池制造只是拼图中的一块,构成电池的大部分零件和金属,如电池级锂、电解质、隔板、阴极和阳极,也主要由中国制造。
2023动力电池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人们对新型清洁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传统汽车排放的废气带来的环境问题,直接加剧了人们对应用新能源的渴望。中国汽车产业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发展以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就锂电池的市场需求而言,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领域无疑是潜力巨大的增长点。
我国自然资源禀赋多煤、贫油、少气,原油对外依存度高。降低机动车油耗、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是汽车产业发展的硬约束条件,加之我国电力工业发达,“以电代油”是汽车产业发展的长期趋势。近年来,在石油资源枯竭的情况之下,各国燃油汽车禁售时间表的相继发布。在国内实行双积分政策、主要城市限行的大环境之下,新能源汽车已然成为未来全球汽车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市场需求必然随之迅速增长。
在风电、光伏装机量持续增长与5G基站建设加快的背景下,储能锂电池需求快速增长。2021年中国储能锂电池累计装机容量占新型储能的比例为89.7%。当前储能电池优质选择为磷酸铁锂电池。动力电池价格的持续走高导致新能源汽车、储能生产成本飙升,在此背景下,作为替代方案的钠离子电池开始走向台前。据《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测算,钠离子电池2026年的市场空间可达到369.5GWh,理论市场规模或将达到1500亿元。
未来,动力电池行业发展前景如何?想了解关于更多动力电池行业专业分析,请点击《2023-2027年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