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预制菜产业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方面,多地持续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加快预制菜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多项重点任务;此外,山东、广东、云南等地也纷纷发力。另一方面,企业积极布局。
预制菜市场发展趋势 预制菜市场消费需求预测
近年来资本争相入局预制菜行业,说明该行业有较大市场空间,但是消费者评价却呈现两极分化趋势。只有解决了消费痛点,方能迎来“产销两旺”的局面。
一方面,后端供应链、生产链,已经因为餐饮标准化、连锁化日趋成熟;另一方面,B端餐企、C端大众的消费需求已经成为强需求,无论大餐企、小门店,预制菜、调料包的占比也必将越来越大。要知道,预制菜是已经存在并发展多年的赛道,而当C端真的发展起来时,这个赛道就将迎来彻底的爆发。从B端,预制菜可有效降低餐饮企业房租、原材料、人工等成本,同时保障了连锁餐饮出品的一致性,运营效率较高;从C端,预制菜性价比高、口感好,有效降低消费者的做菜负担,提升生活品质。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预制菜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近10年来,我国预制菜相关企业注册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19年新增1.29万家,2020年新增1.3万家,2021年新增4212家。截至2022年5月16日,我国现存预制菜相关企业6.67万家。其中,近58%的企业成立于5年内,超半数企业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内。
预制菜产业链上游为初级农产品,受供需影响价格波动较大,其中肉类、蔬菜、米粮、调味品等原材料占总生产成本的9成以上,因此其价格受上游原材料影响较大。目前我国肉类、蔬菜等供给充足,行业竞争充分,在种植业上市企业有苏垦农发(米粮)、众兴菌业(菌类)、雪榕生物(菌类)、亚盛集团(蔬菜)等,在肉类行业的上市企业有温氏股份(生猪)、正邦科技(生猪)、圣农发展(鸡肉)等,此外还有獐子岛(水产)、加加食品(调味品)等相关上市企业,其中生猪、鸡肉等肉类企业受价格影响毛利率波动幅度较大。
预制菜这个赛道上的企业竞争格局还相当分散,仍以中小规模企业为主,尚未出现全国化经营企业,未出现具备一定规模的大单品以及全国性龙头企业。70%以上预制菜加工企业属于作坊式生产,规模小、实力弱、区域分布分散。从市场来看,2021年“C端”预制菜消费中一线城市占比近一半,而一线城市人口仅有8299万,占全国人数比重不足6%,三线以下城市预制菜消费仅占约18.1%,下沉市场的消费需求尚待挖掘。
消费者对预制菜风味的质疑是众多业内人士面临的共同问题。但随着供应链、物流的发展,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对口味和品质的要求也随之升高。目前我国预制菜市场存量空间约为3000亿元,按每年20%的复合增长率估算,未来6-7年我国预制菜市场可以成长至万亿元规模,长期有望实现3万亿元以上规模。
了解更多行业数据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国预制菜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