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代理人流失有多严重?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2021年底保险公司销售从业人员执业登记情况的通报》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国保险公司在保险中介监管信息系统执业登记的销售人员为641. 9万人。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数字较2020年12月31日减少200余万人。
就在2022年4月,银保监会下发《人身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全流程规范保险机构与销售人员的售前、售中、售后行为,在管理制度、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合规管理和责任划分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监管。文件强调以客户为中心,推动行业由销售驱动向需求驱动的转型,规范佣金利益,实行产品分级、销售人员分层与销售适当性管理,加强自保件和互保件管理,多渠道规范保险销售行为。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保险中介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分析
面对千亿规模的安责险蓝海市场,保险中介机构亟需构建差异化的竞争力,针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真实需求,提供高质量的事故预防服务,真正帮助企业管好风险,有效防范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发生,降低赔付率,同时让企业得到优质服务,触发保险意识,从而提高投保率。
保险中介是指介于保险经营机构之间或保险经营机构与投保人之间,专门从事保险业务咨询与销售、风险管理与安排、价值衡量与评估、损失鉴定与理算等中介服务活动,并从中依法获取佣金或手续费的单位或个人。保险中介人的主体形式多样,主要包括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和保险公估人等。此外,其他一些专业领域的单位或个人也可以从事某些特定的保险中介服务,如保险精算师事务所、事故调查机构和律师等。
保险中介行业的发展前景
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保险中介市场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主要是专业化程度较低、市场结构不合理、营销员体制改革缓慢、兼业代理不规范等。保险中介行业的发展要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积极稳妥、务求实效的原则,以"结构调整"为核心,以转变保险发展方式为主线,努力实现保险中介行业的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和综合化发展,增强行业的竞争力、提升市场运行效率,推动整个保险业持续稳定和健康的发展。在加强监管、保证行业健康稳定发展、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同时,要按照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综合化的要求多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确保保险中介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当下保险专业中介的规模化实现,不仅要求行业经营主体增加,创新与发展是更关键的经营主体规模的扩大与资源集约化的基础。中国保险发展迅速,未来增长空间广阔。信息技术的兴起恰逢其时,助力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和创新。信息化的浪潮下,不进则退。保险中介信息化虽刚起步,但亦进入高速发展期,预现在"看风驶船",未来必将取胜。
对企业来说,最缺的人不是那些天天正常运转的“螺丝钉”,而是那种对行业敏锐、对业务深挖的“业内大专家”。创业选对行业很重要,抓住风口才是王道,可是这么多行业,这么多项目,真让人难以选择,到底哪些行业才能造富呢?一份完整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对公司的战略决策、产品设计等很多方面产生影响,对于个人而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行业现状和最新的动态,确定投资的方向,因此一份具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是企业和个人做行业未来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料。
对此,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保险中介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就是通过深入市场调研,通过一手数据的积累,对当前行业进行一个整体的剖析,分析行业发展轨迹,并预测出最终行业走向何处以及哪些点会大概率成为行业二次增长点。这样企业能够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动向,规避企业发展过程危险,抓住快速发展的机会,明确企业最终发展目标,帮助企业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