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行业现状
公募基金的投资能力相比可以获取更具竞争力的收益,目前‘固收+’基金扩容,正是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识到该类产品的价值。随着该类产品长期业绩的释放,较好的投资者体验被更多人接触和认识,未来会吸引更多中低风险投资者的买入,产品的发展空间依然广阔。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四大机构整体持仓市值突破7万亿,占A股比例7.98%,持仓规模和占比均为历年来新高。与两年前相比,机构整体持仓市值翻了一倍以上。公募基金延续近几年快速发展的趋势,据公募基金年报显示,去年基金规模历史性地站上了25万亿台阶,排名全球第四。公募基金去年末持仓市值达到6.4万亿,占A股权重也创下历史新高。
截至2021年中国开放式公募基金全球排名第四,位于美国、卢森堡、爱尔兰之后。前四强中,美国是全球共同基金霸主。美国受监管的开放式共同基金规模约34万亿美元,占全球总规模48%。中国开放式公募基金总规模3.53万亿美元占全球总规模比例为4.97%。
随着政策层面“一参一控一牌”的放开,以及公募基金规模的逐日增长,公募赛道里券商蜂拥而入者甚多。目前券商向主动管理转型的方式之一就是控股、参股公募基金。由于中小券商相对大券商在客户资源、销售渠道、投研能力、风控等方面弱一些,因此中小券商可能会更倾向于通过并购、控股等方式获得现成的公募牌照,提高产品丰富度和收入来源。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2-2026年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分析
截至2021年底,全市场24.6万亿公募基金中,货币/混合/债券/股票型分别占比38%/25%/25%/9%,权益类(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净值占比从2018年的17%增长至2021年底的34%。和美国相比,中国公募基金规模以货币基金为主,占比达38%,而美国则主要是由股票型基金组成,占比达54%。货币型基金具有收益稳定等优势,反映国内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仍较低,而随着居民投资于金融资产比重提升、风险偏好的转变、多资产配置的理念形成,股票+混合型基金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公募基金市场前景展望
展望未来,公募基金行业仍大有可为。公募基金以其专业化投资、严格的风险控制、稳健的投资业绩得到个人投资者以及机构投资人的高度认同。随着国家大力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公募基金的研究投资优势将更进一步凸显。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公募基金在居民和机构资产配置中的比例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仍然处于高速成长期。
想要了解更多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2-2026年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