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还能本地游吗?
近两年疫情常态化防控下,不用出省、出市的本地游在周末、假期十分火爆。但当前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让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变得不确定。因为疫情影响,跨省游很难实现,那么这个五一假期还能本地游吗?
深圳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首届深圳市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组长、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卢洪洲表示,五一假期,有疫情的地方不建议出行,尽量两点一线。对于全省摘星的居民来说,可以比较放心地进行本地游。此外,卢洪洲也提醒,在假期出行时,要坚持好常态化的防控措施,注意戴口罩、消毒。
文化和旅游部等十部门去年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2年,建成一批智慧旅游景区、度假区、村镇和城市;国家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省级及以上旅游度假区基本实现智慧化转型升级。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智慧旅游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显示:
智慧旅游行业规模及市场需求分析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深入发展大众旅游、智慧旅游,创新旅游产品体系,改善旅游消费体验。当前,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正开启“加速跑”。
数据显示,2019-2021年我国智慧旅游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从2019年的26家增加至2021年的39家,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2019年企业资产规模为1367亿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资产规模有所降低,2021年资产规模较2020年有所增长,资产规模增长至1356亿元,随着行业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成熟度的提高企业资产规模将继续扩张。
智慧旅游产品的核心载体和基础的资源仍然是旅游资源、风景名胜资源等。我国基础的旅游资源、风景名胜等分布在全国各地。总体来看,我国智慧旅游的区域集中度较低,区域市场主要分散在全国各旅游景区及周围。
智慧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发展理念,其本质就是满足游客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和体验需求,智慧旅游建设的成败也必将以游客的亲身体验和评价判断为根本标准。而将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技术引入到智慧旅游系统的建设中,对于提升旅游行业形象和服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管理创新,为旅游服务行业引入全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旅游大数据与智慧旅游,二者已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交汇。想要充分利用旅游大数据,发挥这些数据的价值,必须对数据加以整合、分析和挖掘,并通过平台分享和发布,才能使得"旅游大数据"更好地指导建设。
智慧旅游从游客需求出发,通过信息技术提升旅游体验和旅游品质。游客在旅游信息获取、旅游计划决策、旅游产品预订支付、享受旅游和回顾评价旅游的整个过程中都能感受到智慧旅游带来的全新服务体验。
智慧旅游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帮助投资者合理分析行业的市场现状,为投资者进行投资作出行业前景预判,挖掘投资价值,同时提出行业投资策略、生产策略、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建议。
了解更多行业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智慧旅游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