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午餐肉市场规模与消费趋势分析
午餐肉罐头是我国具有传统特色的产业,也是整个食品工业中起步较早的产业。罐头作为农副产品的一个载体,可以将农副产品分解流通到不同的市场,因此对“三农”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现在,宅经济和单身经济的推波助澜下,资本和品牌大量涌入,借助线上渠道快速扩张,市场表现来看,在中国肉制品市场中,午餐肉市场也一直保持稳定增长。
2019年中国午餐肉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市场规模约为173.72亿元,同比增长10.8%。虽然方便面销量下滑,但午餐肉却在增长,这表明中国消费者喜爱吃肉,而且喜欢吃这种没有加工负担的方便食品。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2-2027年午餐肉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显示:
肉类加工是指用畜禽肉为主要原料,经调味制作的熟肉制成品或半成品,称为肉制品,如香肠、火腿、培根、酱卤肉、烧烤肉等。也就是说所有的用畜禽肉为主要原料,经添加调味料的所有肉的制品,不因加工工艺不同而异,均称为肉制品,包括:香肠、火腿、培根、酱卤肉、烧烤肉、肉干、肉脯、肉丸、调理肉串、肉饼、腌腊肉、水晶肉等。
肉制品的种类繁多,德国仅香肠类产品就超过1500种;瑞士的一家发酵香肠生产企业生产500种以上的色拉米香肠;在我国,仅名、特、优肉制品就有500多种,而且新产品还在不断涌现。
我国是肉类生产和消费大国,肉类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三分之一左右,其中猪肉占到一半以上。受非洲猪瘟的影响,2019年我国猪肉产量下降幅度超20%,虽然其他肉类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但肉类总产量还是下降了,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肉类总产量7649万吨,比上年同比下降10.2%。
目前,我国的肉制品是由我国传统风味肉制品和西式肉制品两部分组成。我国传统风味肉制品在全国上市的品种约有500多个,主要是腌腊、酱卤、烧烤、干制品等肠类制品及休闲零食制品。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4月18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18.02元/公斤,比上周五下降1.5%。4月22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18.41元/公斤,比前一天上升0.1%,比上周五(4月15日)的18.3元/公斤上涨0.6%。
国内生猪产能自去年7月份以来逐步下降,今年3月底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185万头,处于生猪产能调控的绿色区间,加之生猪价格已低位运行较长时间,进一步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随着后期消费回暖,生猪价格有望逐步回升至合理区间。
《2022-2027年午餐肉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