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我市将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完善体制机制、细化政策举措,切实筑牢防返贫致贫“堤坝”。截至2021年年底,我市所有监测对象均享受到帮扶措施,切实做到了监测对象应扶尽扶,脱贫成果持续巩固。去年以来,全市未出现一例返贫致贫情况。
构建高效运转机制,确保防返贫监测持续推进。我市出台《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方案》,成立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全市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各县区组建排查队伍,通过“早派工、日走访、晚研判”工作机制,把监测帮扶任务细化到日、明确到人。同时,全市上下不断健全完善领导分包联系机制、“日调度、周交办、月点评”工作机制、问题整改推进机制、分片区督导调研机制等,持续固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落实体系,有效推进防返贫监测帮扶重点任务落实落地。
健全排查预警机制,确保防返贫监测不留死角。去年以来,我市抓好抓细预警筛查,启动了多轮次防返贫动态监测集中排查,形成了“1234”工作法,做到监测对象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紧盯1个目标。对所有村、农户进行全覆盖。关注2个重点。重点关注有失业人员、大病重病和负担较重的慢性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失能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家庭;重点关注非贫困村以及“空白村”。畅通3个渠道。基层干部排查,采取日常走访和集中排查相结合,确保返贫致贫风险及时发现、快速响应;部门信息预警,以县为单位,建立预警信息推送机制,民政、医保、人社等部门每月定期推送预警信息,综合研判、跟进帮扶,确保不出现致贫返贫现象;农户自主申报,设立扶贫24小时服务热线,建立受理、转办、反馈机制,确保及时解决群众困难诉求。坚持4个到位。坚持宣传宣讲到位、信息采集到位、因户派人到位、风险消除到位。
建立精准帮扶机制,确保脱贫成果持续巩固。我市在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质量导向、群众满意度导向,分层分类推进帮扶政策稳定衔接、精准落地,共梳理政策举措103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监测对象的风险类型、发展需求等开展针对性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加强生产经营技能培训,提供小额信贷支持,增强产业发展能力;优先安排就地就近就业,积极组织跨区劳务输出。对无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符合条件的,按照规定纳入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统筹做好兜底保障;对严重困难家庭,落实健康帮扶、临时救助等政策,保障其基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