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医院行业投资前景、骨科医院未来发展方向如何?未来骨科医疗将日趋智能化,目前已经有医院开展脊柱机器人辅助脊柱侧弯手术,机器人手术和导航技术优势明显,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并且能够显著降低手术并发症,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是骨科医院未来发展的方向。
2022年骨科医院行业发展前景及市场投资方向分析
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更,骨科伤病谱有了明显的变化,例如,骨关节结核、骨髓炎、小儿麻痹症等疾病明显减少,交通事故引起的创伤明显增多。加之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和医疗需求不断上涨的大背景,骨科行业持续高度景气。
骨科植入耗材价值相对较高,其是高值耗材的典型代表,又需要长期植入人体,均为三类气疗器械。骨科植入类器械,是医疗器械细分行业最大的子领域之一。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公布《2021-2025年中国骨科医院行业深度发展研究与“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规划报告》显示
根据国家卫建委统计,目前我国腰椎病患者已突破2亿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占全国总人数的15.2%,另有每年新增患者约200万人。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群占总人口的13.5%,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联合国规定: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7%以上或60岁以上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超过10%的属老年型国家或地区。按照联合国标准来看,我国从2000年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在医疗器械这一高技术壁垒的行业,技术水平决定了企业能够走多高。所以面对集采,骨科生产企业一方面是传统产品积极降价征战集采市场,另一方面,则要加快创新研发,布局技术含量更高的新兴产品,近年来大热的“骨科手术机器人”或成为骨科企业战略布局的关键。
骨科手术机器人主要用于脊柱、膝关节和髋关节等假体置换和修复手术,由精准定位系统和操作系统组成,能有效提高手术精准度,缩小创伤面积,减轻病人疼痛以及延长植入假体的使用寿命,同时可由医生远程操作,极大地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未来我国将于2032年左右跨入超老龄社会,即65岁以上人口大于10-25岁人口。预计我国大陆地区60周岁以及以上人口在2025年将达到3亿人,2033年突破4亿人,2050年前后将达到4.87亿峰值,届时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骨科疾病主要集中于45岁以上人群,所以老龄化的加深将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骨科医院市场的发展,未来我国骨科医院市场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骨科医院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骨科医院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骨科医院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
未来行业市场投资前景如何?想要了解更多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1-2025年中国骨科医院行业深度发展研究与“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规划报告》。报告对行业相关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行业投资价值、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行业投资决策者和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