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品发展趋势、调味品市场规模如何?在追求美味的同时,健康理念也值得长期关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提出,强化了消费者对“三减三健”的健康理念的认知,减盐、淡盐、有机和绿色调味品的产品研发成为方向之一。
调味品行业分析报告 2022年调味品行业发展前景及规模分析
调味品是指能增加菜肴的色、香、味,促进食欲,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辅助食品。它的主要功能是增进菜品质量,满足消费者的感官需要,从而刺激食欲,增进人体健康
美味是调味品企业发展的核心。近年来,消费者口味需求日渐丰富和多元,既有区域口味的需求,又有特定人群口味的需求。另外,流行口味也不断更替,辣、麻、臭等口味交替成为主流,持续推动了调味品的风味研发。
在中国,调味品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从最初纯天然的盐、梅子,到后来酱、醋、豆瓣酱等等。如今的调味品业也已催生出十几家上市公司。
有调研显示,超六成用户表示在购买调味品时关注价格与品牌知名度因素,59.7%的用户看重调味品产品的包装精美程度。除此之外,随着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与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正在积极关注使用调味品产品的健康程度,如:受访者在购买调味品时关注生产日期、配方与产地。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调味品市场的竞争加剧,企业应积极关注行业内的消费升级现象。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公布《2022-2027年中国调味品行业深度发展研究与“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规划报告》显示
目前,调味品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品类赛道拥挤,产能相对饱和,集中化提升仍然继续。头部企业的快速扩张和全国性布局越发明显和强势,但细分领域和差异化领域的创新空间仍然存在。尤其是复合调味品、食醋、酱类等细分品类的市场都尚未集中,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从细分产业发展情况来看,生产复合调味料产品的企业占调味品企业总数的80%以上。目前中国的复合调味品行业正处于较早期阶段,近些年因为产业升级、外卖外食餐饮业的发展,正逐渐步入快速增长阶段,渗透率有着巨大提升空间。
从调味品使用渗透率看,各大品类中,酱油的渗透率最高,达99%,味精、鸡精的渗透率在60%以上,蚝油的渗透率最低,仅22%。渗透率高的种类规模体量也较大,未来看点主要是消费升级带来的价格提升,渗透率低的品类未来增长空间较大。相比之下,日本调味品结构更为平衡。在日本调味品市场中,腌制品占比最高,达到29%;而国内渗透率最高的酱油,占比只有8%;其他烹饪原料、其他家庭酱料比重分别为10%、12%。
2020年中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达到3950亿元,同比增长15.3%,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随着中国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和观念的改变,中国调味品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市场发展前景依然十分广阔。
近年来,复合调味品市场高速发展。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复合调味品市场规模为1488亿元,预计2021年将增至1658亿元。目前,很多厂商也在纷纷布局复合调味品市场。
未来,伴随居民收入及居民消费支出的持续上升,消费者结构的变化,以及餐饮、食品、零售等下游消费终端的波动性增长,调味品行业整体也将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预期增速有望高于GDP同比增速,调味品行业的发展空间与未来机会可期。
调味品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调味品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调味品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
未来行业市场投资前景如何?想要了解更多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调味品行业深度发展研究与“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规划报告》。报告对行业相关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行业投资价值、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行业投资决策者和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