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农业装备科技创新已经从改造仿制,进入到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协同创新阶段。但是,仍然存在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质量水平有待提升等“短板”。对此,专家表示,只有通过融合协同创新,加快补齐技术“短板”,才能驱动农业机械化高质高效发展,推动我国从农机生产大国向农机强国转型。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农业机械化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显示:
农业机械化行业发展方向
最近十年来是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非踌、取得效益非常明显的一个时期。中国农业机械化综合利用水平去年达到了59%,很明显,农业机械化的推进,第一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第二降低了劳动强度,由此也使整个农业效率有了明显的增加。
智慧农业和生物机器人技术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智慧农业和生物机器人技术的基础是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农业装备技术。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科技支撑。中国的农业机械化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障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0年,在全球经济遭遇疫情冲击出现大幅滑坡的环境下,中国凭借着科学精准的防控,率先遏制了疫情蔓延,并推动了经济发展,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2021年,以“深挖消费潜力”为主要着力点的国内大循环战略深入推进,新发展格局将愈加完善,这一切对于处于深度转型升级期的农机行业而言,也必将经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考验。
农业机械化行业前景分析
随着国家建设新农村的号召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鼓励农村经济发展。目前国内也意识到了农产品的单位产量和欧美国家之间的巨大差异。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我们也在想方设法弥补当前的巨大鸿沟。农业用地的流转承包政策有利于将南方地区成点块状分布的农业用地集中起来发展集约型农业。因此在这个背景下,农业机械化行业的前景非常广阔。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掌握着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是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大米是全球食用人口最多的农产品,也是中国第一大口粮。全国约有60%的人以大米为主食,可以说,几千年来,中国人的饭碗里装的最多的是大米饭。盘中餐虽美味,也总是伴随着“汗滴禾下土”的辛苦劳作。但随着我国水稻机械化生产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代替“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梦想正逐渐成为现实。
报告揭示了农业机械化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了解更多行业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1-2026年农业机械化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