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建设500个左右农业国贸基地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建设500个左右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以下简称“农业国贸基地”),推动果菜茶鱼等优势 农产品 出口。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农业国贸基地建设。首批国贸基地获得认定以来,基地市场主体克服需求萎缩、海运不畅、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全年出口额实现较快增长,出口增速显著高于 农产品 出口平均水平。为进一步发挥农业贸易助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重要作用,推动农业贸易提质升级,农业农村部2022年继续开展国贸基地认定培育工作。
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2年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建设的通知》显示,按照“十四五”时期建设500个左右国贸基地,所认定基地的每类产品年出口额占全国该类产品年出口总额50%以上的目标,2022年继续认定100个左右国贸基地,培育打造产业集聚度高、生产标准高、出口附加值高、品牌认可度高、综合服务水平高的农业外贸骨干力量。
智慧农业新风口来袭
目前,我国智慧农业依旧处于初级阶段,智慧农业应用渗透率还不到1%。但是得益于社会环境的支持以及技术的不断提升,我国智慧农业行业正在不断发展,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结合中国农业产值,初步预估2021年我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达685亿元,预计2022年我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743亿元,同比增长8.5%。
智慧农业的提出和发展,对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有着重大作用。通过云计算及智能化管理多种模式,智慧农业将大大提升农业生产质量,推动农业的全面升级。目前,现代农业新技术则主要体现在智慧农业的生产环节上,主要包括数据平台服务、无人机植保、精细化养殖、农机自动驾驶四大应用场景,并广泛应用在农业种植和畜牧养殖上。其中,数据平台服务和无人机植保累计占比达75%。
智慧农业市场规模广阔
当前,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正在与农业深度融合,具备农业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个性化服务的全新农业生产方式已经运用到了实践中。
智慧农业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农村全方位全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将有利于促进生产节约、要素优化配置、供求交对接、治理精准高效,有利于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更好服务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和许多互联网化产业发展历程一样,智慧农业也经历着各类由人工走向智能的机遇和挑战。我国智慧农业的潜在市场规模巨大,前景十分广阔。
想要了解更多智慧农业行业详细分析,可点击查看中研普华《2022-2027年中国智慧农业行业发展深度调研与未来趋势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