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是我国的特色的文化之一,是我国民经济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为持续推进丝绸产业和文化融合,提升产业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使中国丝绸工业可持续健康地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
2021年9月,商务部发布《关于茧丝绸行业“十四五”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行业发展取得新成效、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品牌建设创造新优势、文化传承迈上新台阶、绿色发展达到新标准等6个方面的发展目标;明确6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即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构建竞争新优势,传承弘扬丝绸文化、坚定产业文化自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同时注重可操作性,提出了19项推进茧丝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任务。
丝绸行业现状分析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蚕丝及交织机织物(含蚕丝≥50%)产量个别年份波动较大,主要年份年均产量集中在5-7亿米之间,市场供应较为充足,但近年来行业产量持续减少。2021年中国蚕丝及交织机织物(含蚕丝≥50%)产量为3.8亿米,12月产量为3773.1万米,同比下降4.9%。
随着我国丝绸行业去产能步伐的逐渐加快,丝绸行业企业数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2020年中国有规模以上丝绸工业企业数量641家,较2019年减少34家。虽然企业数量逐渐减少,但是企业技术含量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在稳步提升。
2018年以来,中国规模以上丝绸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总体呈下降趋势,截止2020年,中国641家规模以上丝绸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07.9亿元,较2019年减少86.84亿元,同比下降4%。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2-2027年版丝绸项目商业计划书》分析
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培育自主品牌,但目前我国丝绸企业仍存在生产规模小,集中度低,市场竞争力、抗击风险能力弱的总体特征。我国的丝绸企业总体生产技术装备落后;产品的生产主要还是以原料性生产为主;产品的开发能力弱,品牌建设落后,配套的企业组织、管理也相应落后。与此同时世界丝绸业竞争加剧,对我国带来了剧烈的挑战和冲击。
近几十年来,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为了打破我国茧丝绸行业在国际上主导局面,有计划地把资金和技术投向了可能成为我国竞争对手的国家。联合国有关组织、世界银行、欧盟以及日、韩、法等国家在资金、技术上大力支持印度、泰国、越南、巴西、甚至尼泊尔等国家蚕丝业的发展。目前,巴西发展起来的高品位丝在欧洲有着很强的竞争优势,而已经形成独特风格的印度丝绸和泰国丝绸以及越南的低价生丝也具备了与我国抗衡的实力。加之其他东南亚国家,部分非洲国家和独联体国家致力于蚕丝业的发展,全球丝绸原料供应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竞争日益加剧。
丝绸行业发展所遇困境
1.国内营销网络地城落差较大
经过多年的发展,并借助一系列大型活动宣传,国内部分丝绸企业在浙江及周边地区已经具有了较高的知名度,但在国内中西部及国外地区公司品牌知名度仍较弱。为开拓需求日益增长的丝绸文化创意品市场,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国内营销渠道的开发、建设和管控力并辅以配套的供应链体系。
2.融资渠道较为单一
丝绸企业的发展需要较强的研发设计体系、供应链管理体系、营销网络体系、线下消费场景等软硬件的支撑,高端设计人才的引进和销售渠道的维系亦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此外,面对丝绸行业整合趋势,相应企业亦会在合适的时机寻求对外扩张,同时,当企业融资渠道较为单一,亟需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资本实力。
想要了解更多丝绸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2-2027年版丝绸项目商业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