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行业现状 压力容器市场前景分析
2018年全国压力容器产能38.86万台;2019年我国压力容器产能39.38万台;2020年压力容器产能44.19万台。
从全国压力容器行业区域分布来看,据中国化工装备协会统计,我国压力容器制造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山东、辽宁、上海等地区,市场份额最高的地区是江苏,其次是山东、浙江地区。
压力容器行业中,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机械、冶金、石油化工、电脑信息、经济管理和安全防护等诸多工程技术的改革创新,或者说它是在多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综合开发的基础上发展的工业产品。而压力容器是一门与多项技术相互关联制约的边缘学科又是一种需接受政府部门安全监察的特种设备。
压力容器通用化和标准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之一。这是因为通用化与标准化也就意味着互换性的提高,这不仅有利于压力容器使用单位日常维护与后勤保障,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设计和制造成本。同时,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出口大国,标准化也意味着获得了走向国际的通行证。从世界范围内的压力容器出口大国的实践分析可以看出,国际化的工程公司可以带动本国的压力容器行业的发展和标准的国际化认可,从而获得更大的国际发言权和丰厚的经济利润。
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和压力容器产品固有的苛刻要求,使得压力容器产品的生产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随之出现了标准零部件制造、供应单位,如专业封头制造厂,管件制造厂,热处理单位,无损检测单位等,这互相独立的制造厂和单位,使得压力容器产品的生产更高效,检测更得力。因此,压力容器发展方向问题须引起关注,走上一条更为高效集约化的道路。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1版压力容器项目可行性专项研究及投资价值咨询报告》分析
氢能规划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从产业发展的规律来看,制氢储氢设施是氢能产业的基础设施,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要适度超前建设才能支撑产业发展。化工过程副产氢是短期最现实的氢源;未来大规模光伏发电或风力发电配套电解水生产绿氢将成为趋势。氢的储运是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氢能产业发展给压力容器行业带来新机遇,对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想要了解更多压力容器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1版压力容器项目可行性专项研究及投资价值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