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贸电商平台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近年来各大平台大力拓展下沉市场,纷纷从人才、技术、金融等多个层面发展农货电商市场,为缓解农货供需矛盾,加快农货流通效率,助力农民增收提供了帮助。农货电商平台布局下沉市场,有助于促进农货触网与带动农货上行,为需求端接入更多农货资源,驱动供给端的持续升级与发展。与此同时,消费者对农货产品的需求不断升级,帮助农货建立品牌化运营,也是电商平台未来的重要发力点。
在国家政策持续支持下,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完善,线上销售渠道进一步打通。特别是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洗礼”之后,拼团、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等新型电商模式不断涌现,农产品网络销售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滞销卖难的现象也少了。但随着电商平台和商家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农产品“低价营销”“低价上行”现象却不断凸显。许多平台、商家、带货主播用“9.9元”“5.8元”“超低价”等形式,释放低价信号,吸睛引流,促成交易,借助平台基于价格和销量等的算法推荐,打造爆款,用流量换取更多订单。
随着电商市场逐渐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竞争,平台经济流量竞争愈加白热化,挖掘下沉市场的消费潜力成为共识。由于价格敏感性更高,不少平台倾向于采取低价策略抢夺下沉市场,低价农产品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这些要求。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程度偏低,普遍缺乏能够全面客观评价产品质量的标准参数,增强了网络渠道产品质量的信息不对称,也让“低价营销”有机可乘,成为快速引流的重要竞争点。
近几年,中国农贸电商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农贸电商竞争也很激烈,整体业已进入资本经营的规模化发展阶段。根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1.7万家农贸电商相关企业,近十年来相关农贸电商企业注册量逐年攀升,农贸电商新注册企业4776家,同比增长34.8%。从农贸电商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省以近4500家企业高居第一,江苏、山东分列二三名,深圳、广州、长沙则是排名前三位的城市。
把农贸打造成一个智慧菜市场,依靠当今最先进的信息科技技术以及行业最前沿的管理理念,落实市场长效管理,实现降低市场成本、增加市场收入、提高管理效率,无疑是最佳的农贸市场运营管理方案。
想要了解更多农贸电商平台行业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研究院报告《2022-2026年中国农贸电商平台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