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是专门从事拍卖业务的拍卖行接受货主的委托,在规定的时间与场所,按照一定的章程和规则,将要拍卖的货物向买主展示,公开叫价竞购,最后由拍卖人把货物卖给出价最高的买主的一种现货交易方式。
拍卖机构经营现状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拍卖企业8300家,比2019年同期增加685家;拍卖分支机构260家,与2019年同期持平;注册执业的拍卖师11680人。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使拍卖行业经营受到了明显影响。从拍卖行业所处的中长期社会环境来看,总体而言,在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的大背景下,拍卖业所受影响不会太大,行业将保持稳定发展的基本格局。
据商务部全国拍卖统一业务平台统计,2020年1-6月,拍卖总成交额2812.06亿元,同比下降2.22%。其中,一季度成交额879.86亿元,同比下降22.86%;得益于疫情有效控制和企业复工复拍节奏加快,二季度成交额出现补涨,成交额1932.19亿元,同比增长11.34%,环比一季度增幅高达119.6%。
西方艺术门类备受关注
2021年,12家公司春秋大拍共推出436个专场,上拍75336件(套),成交58820件(套),成交额242.65亿元,比2020年成交量增长46.15%,成交额增长27.81%。
从门类看,2021年,12家企业在古籍碑帖、邮品钱币、宫廷艺术、佛教艺术、油画及当代艺术、瓷玉珍玩、文房清供、古代书画、紫砂茗具、古典家具等多个门类上均实现不同幅度增长,且古籍碑帖、邮品钱币、宫廷艺术增长超过100%。
备受关注的西方艺术门类,在年度内共推出8个专场,成交423件(套),成交额达4.76亿元。但近现代书画、当代书画、信札手稿、珠宝玉石等门类的成交额有不同程度下降。
虽然12家企业成交量有较为显著的提升,但成交额并非同比例增长,并且高价拍品数量减少,低价位拍品增多,导致年度拍品成交均价从上年的47.17万元/件(套)降至41.25万元/件(套),这是自去年达到2012年以来的最高点后首次回落。
在疫情影响下,拍卖行加快线上布局,短短一年多内,网络拍卖迅速普及,线上预展、线上竞投、线上结算已成常态。不仅如此,线上拍卖也成为拍卖行“破圈经营”的重要渠道。
了解更多行业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国拍卖行业市场运行形势分析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