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走进平顶山市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园区,专注于科技研发、技术攻关的身影随处可见,让人感受到科技创新带来的活力……
日前,河南省2021年第二批备案高新技术企业名单公告完毕,创新创业服务园区当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至此,该园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达21家,分别涉及智能装备、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
2018年11月,高新区启动首轮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创业服务园区应运而生,管理刚刚建成的高新火炬园,定位为科技企业孵化器。
3年多来,园区招商小分队、首席服务官、科技指导员有序衔接,共同推进落地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引导企业尽快开展科技活动,通过为企业制定“一年备科小、两年入规上、三年成高企、专利申报贯穿全过程”的服务计划,探索出“发掘一批创新主体,培育一批进入后备,认定一批成为示范”的双创园区梯次培育体系。
一栋栋空厂房转变成一个个企业,一个个企业成长为一家家高企,实现了改革之初让20栋厂房挂满火炬的设想。
拧开创新驱动总开关
“招商先行、服务紧随、投产达效、科技跟进”是园区成立之初的谋划思路。
第一批企业入驻后,创新创业服务园区以河南巨高嘉业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上下游关联客户、配套产品为重点,绘制园区招商图谱,按图先后数次去温州拜访企业,快速引进了浙江巨高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并在高新区投资建设巨高电气产业园,目前该园区近3万平方米的4栋厂房已投入使用,落地了从润滑油到油变、从硅钢片到干变、从电磁线到柜体到成套的产业链条企业,实现了相互配套。
巨高电气产业园在建时,园区指导链内企业巨高嘉业、豫电电气先后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建成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家企业现已毕业并整体迁至巨高电气产业园。
“通过创新创业服务园区的服务,巨高和豫电公司在科技创新领域实现了率先突破,同时为我们带来了‘孵化器’这一概念,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引导链条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变,配置优质资源,加快产业集聚,力争早日建成全市第一家电气专业孵化器,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巨高电气产业园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
从“筑巢引凤”到“筑巢育凤”、从“孵化赋能”到“企业反哺”,创新创业服务园区迈出了坚实一步。
开辟产业升级新赛道
在抓紧高企培育的同时,创新创业服务园区还鼓励企业发挥自主能动性,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搭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沟通桥梁,持续激发创新动能。
伟业新材料、领智电气、天葵生物等30余家企业先后与河南省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平顶山学院、河南城建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郑州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交流。
华兴浮选先后获批全市首家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全市首家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神马催化获批全市首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这两家企业先后承担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各1项,并作为评审专家参与到市科技局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评审推荐工作中,从“运动员”到“裁判员”的转变,既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直观体现,也是科技主管部门对企业转型升级取得实效的认可。
构建创新创业新生态
河南光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9月,是一家从事专用仪器制造、液气密元件及系统制造、智能仪器及控制设备制造、软件开发、云计算装备技术服务、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的科技型企业。“2020年底,我们入驻平顶山高新火炬园,在创新创业服务园区的孵化培育下,快速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切实感受到了‘高新’服务和‘高新’速度,下一步,公司将投入更多研发资金,提升企业创新实力。”企业负责人感慨地说。
园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努力提升双创氛围,尝试建立“企业家恳谈日”制度,让企业参与制度制定,形成规范体系,使服务更加精准。用好用活“1234工作法”、“一人两册三责”工作法,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成为服务企业的行家里手。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契机,拓宽服务深度和广度,和企业家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出实招干实事,当好民营企业的党建指导员、企业服务员、科创引领员,打造“共建共享、共创共赢”的园企发展新模式。
创新之树的成长,离不开金融活水浇灌。3年多来,园区帮助企业融资贷款3594.2万元,争取省市级奖励性资金1029.5万元,指导宾康公司成功获批专利质押融资贷款500万元。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3年多来,创新创业服务园区在面积仅有253亩的高新火炬园“孵化土壤”上,创新机制、深耕主导产业、培育创新主体、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创新交出了亮眼成绩单:共计拥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市级以上孵化载体4个、市级以上双创平台4个、市级以上研发平台(机构)26个,授权知识产权总量达495件,21家(次)企业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