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果行业市场调研
坚果无论从药用方面、营养方面和食用方面来看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根据数据显示,2014-2020年全球坚果收获面积整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到2020年全球坚果收获面积已经达到90.68万公顷,相对于2019年上升了7.63%。
据中国海关数据,2020年中国水果及坚果进口金额为116亿美元,同比增长2.5%;中国水果及坚果出口金额为68亿美元,同比增长14.7%。
中国坚果中主要出口的品种有白果、板栗等,其中2020年中国白果出口数量为2370吨,同比下降3.2%;中国去壳板栗出口数量为259.8吨,同比增长55%;中国未去壳板栗出口数量为38618.4吨,同比下降2.5%。
坚果炒货行业壁垒较低,进入者较多,在赛道日趋拥挤同时,行业中“超级寡头”仍然缺席:无论是坚果行业还是休闲零食行业,市场目前均呈现高度分散的格局。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草味、洽洽食品和来伊份等坚果行业典型企业营收合计为326.9亿元,占坚果行业总营收比例较低,也反映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的特点。
不过,坚果市场在线上线下集中度也有区别,线上集中度明显高于线下:在淘宝坚果销售额前三企业中,三只松鼠、百草味和良品铺子对应线上占有率分别为14.4%、9.0%和5.0%。分析认为,在流量红利末期,新进入者流量成本高,线上坚果已经形成较强的进入壁垒。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2-2027年中国坚果行业深度发展研究与“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规划报告》分析
对于白果、苦杏仁及松籽等在国内有比较优势但是国际市场规模较小的坚果种类,由于贸易进入的壁垒较高,中国仅需要维持相对垄断地位即可,与此同时,中国坚果产业的市场普遍集中于城镇区域,在乡村区域的发展仍十分缓慢,鉴于竞争者较少,投资回报率会有所提升,在未来几年内,中国坚果产业将会在乡村市场中不断细分,并带来超出预期的市场空间。
坚果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消费需求逐渐多元化、碎片化,新零售推动市场精细化发展。首先,消费升级的趋势下,居民消费水平不仅持续提升,消费需求还呈现个性化、多元化的特征。消费需求的层级性、差异性以及消费者对消费体验的不同追求促使休闲食品企业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趋向于朝垂直领域发展,深耕细分人群、细分品类和细分市场。尤其以90后为代表的新中产阶级消费者的逐渐崛起,年轻人对趣味性和新鲜感的喜爱带动了休闲食品个性化、趣味性消费趋势的发展。其次,休闲零食的品类繁多,应用场景丰富,在消费需求碎片化的新零售时代,这些特征也将推动产品持续精细化发展。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膳食结构的调整,消费者选择少食多餐的饮食方式,正餐和零食的边界逐渐模糊,零食代餐化要求休闲食品品类更加丰富、营养更加均衡。例如在坚果品类方面,不同年龄的消费群体在口味选择、购买时考虑因素以及食用场景方面均有差异,以此为基础,场景切入点可以衍生出早餐代餐、健身代餐、办公室充饥等,细分人群可以派生出孕妇、上班族、减肥群体等。未来坚果炒货品类的发展方向将会是针对不同场景和细分人群切入,有针对性的开发新产品。
消费者健康需求不断升级,带动坚果产品向复合化、高端化发展。随着消费者健康养生意识的不断增强,健康消费愈发成为主流,坚果类食品因营养价值较高,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艾瑞调研数据显示,超半数消费者购买坚果时会考虑坚果产品的营养价值,而混合坚果因种类多、营养高更受消费者的追捧。由于坚果单日摄入量低但品类丰富度高,近年来各品牌商相继推出复合型坚果产品,坚果市场向产品复合化发展。此外,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标准逐渐向低糖化、低热量、富含蛋白质及其他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靠拢,这种健康化的需求必将带动坚果炒货产品向多元化和高端化发展。目前坚果市场由于进入壁垒较低,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未来以健康理念为主的坚果及其衍生产品的进一步精深加工或将成为行业新风口。通过工艺复杂化提升口感,并赋予坚果产品健康、高端和保健等新功效,提升产品附加值,改善坚果行业利润低的现状,帮助品牌商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想要了解更多坚果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2-2027年中国坚果行业深度发展研究与“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更多推荐报告
2022-2027年中国健康食品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