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行业融资持续火热
2021年8月,植物肉品牌“植物教授”近日完成5000万元A轮融资。
2021年10月,细胞培养肉公司“周子未来”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2022年1月11日,中国植物蛋白食品科技企业星期零宣布完成1亿美元的B轮融资。
除了中国市场之外,放眼全球,人造肉融资还持续火热。2021年12月,以色列人造肉研发生产商“未来肉科技”宣布完成3.47亿美元的B轮融资。此外,在北美洲和亚洲,还有诸多人造肉企业在2021年获得了融资。
人造肉市场现状分析
近年来,植物肉开始大举进入我国市场。2019年,必胜客中国宣布与植物蛋白产品公司合作,推出史上首款使用“人造肉”的汉堡套餐。同年底,汉堡王也试水植物肉市场,宣布开售使用“人造肉”的真香植物基皇堡。今年早些时候,海底捞在部分门店推出以植物蛋白为原料的素食“味伴侣”,并将继续推出包括小吃、涮品等10余款植物蛋白产品。“人造肉”风潮在我国愈演愈烈。
目前,中国人造肉行业的商业模式是直接面向B端,国内的人造肉主要销售到寺庙、餐饮行业、工业原料等需求方,例如餐饮店展开合作--针对每个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化研发生产人造肉,比如太二酸菜鱼需要人造鱼肉片、潮汕牛肉火锅需要人造牛肉片、黄焖鸡米饭需要人造鸡肉块等。
中国植物肉市场仍处在初级阶段,2019年市场规模为70亿元,同比增长22.6%,预计到2023年,中国人造肉市场规模将达到130亿美元。受益于国内庞大人口基数带来的人口红利,中国人造肉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尽管行业发展前景可观,但人造肉产业目前也面临挑战。口味和拟真程度是肉类替代品行业最大的壁垒,也是国内企业亟待解决的首要因素。中国人造肉企业的原材料在价格和规模上均有显著优势。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将是企业的关键,随着我国植物蛋白肉的技术提升渠道扩张、渗透率提高后,需立足于我国不同于国外的饮食文化,开发多元化的植物蛋白肉食品,使行业未来的发展更加多样性。
人造肉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未来中国的肉类消费量将进一步增加,预计2030年中国肉类产品的供给缺口将达到3800万吨以上,该不足部分或将有可能由“人造肉”来填补。再加上,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农耕畜牧的萎缩,经济发展加速蛋白摄入需求总量增加,叠加动物疫情蔓延和环保组织压力,人造肉需求市场逐渐广阔。
想要了解更多人造肉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1-2025年中国人造肉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前景咨询报告》。
更多推荐报告
2022-2027年中国冷冻牛肉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