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行业现状
根据《“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预计“十四五”时期新增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预计达到23500处,馆藏文物数量预计达到6000万件/套。我国是世界文物大国,广泛分布着数量巨大、类型丰富的文物。据统计,全国目前有不可移动文物76.67万处,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
2019年中国共有3518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较2018年减少了32个,从业人数为30692人。文物不仅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而且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所以,我们更应该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工作,首先就是提高文物保护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在文物保护方面的素质水平,同时还要建立建全的管理体系,加大对文物保护的宣传力度,要让全民都参与到文物的保护中来,这样才能保证中国的文物能一直传承下去。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敦煌研究院在文物保护和研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全国率先开展文物保护专项法规和保护规划建设;研发了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建立了我国文化遗产领域首个多场耦合实验室;编撰出版了敦煌学研究的优秀成果;在全国文化遗产地率先开展游客承载量研究,实施世界文化遗产地科学管理;利用数字化让千年石窟的珍贵价值和历史信息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成为可能;在世界多地举办一系列专题展览;培养了一批高学历、高层次专业人才。
人才短缺阻碍行业发展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表示,“由于我国文物保护专业人才不足,文物保护的科技水平也有待加强,大量文物保护难题因缺乏科技支撑而无法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多年来,为了缓解文物科技人才供不应求的矛盾,文物行业只能从其他学科‘借人’来用。”为此,樊锦诗建议,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学科建设,明确文化遗产保护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把学科建设的基础工作做得更加扎实。
的确,相比我国的文物保护这辆“大车”,人才的缺口确实值得重视。2015年开展的文博系统首次关于全国文物修复人员的调研估算,全国文物保护修复人员缺口约为2.6万人。据2017年公布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公报,近四成的文物需要修复。每年,待修复的文物以300余万件(套)的在速度增长。文物从业人员自2007年以来已增长了90%,然而,文物保护的人才仍然高度短缺。
文物保护行业前景
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刚刚开始,在保持宽容态度的同时,也要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保持警惕,防患于未然。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目标,就是要让文物知识以及文物所承载的历史文化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让文化的力量抵达人们的内心深处。因此,由文保部门、文保机构唱独角戏的“小文保”模式,要逐步转型为政府部门牵头,专业机构发挥主力作用,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广泛参与的“大文保”模式。
《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2020年基本形成主体多元、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博物馆体系,全国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人群覆盖率达到每25万人拥有1家博物馆,观众人数达到8亿人次/年。健全文物保护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加强文物保护工程检查指导,推动第三方机构参与文物保护工程质量和效果评估,提高文物保护工程质量。
想要了解更多文物保护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0-2025年中国文物保护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更多推荐报告
2022-2027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