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铁锂(LFP)是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主要用于各种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的产业链为“磷矿—工业级磷酸/磷酸一铵—磷酸铁—磷酸铁锂正 极—磷酸铁锂铁锂电池”。其中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在一定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可以达到 170mAh/g,从而受到更高的关注,目前其也已经成为锂离子电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磷酸铁锂行业需求前景怎么样 磷酸铁锂市场分析
磷酸铁锂行业后续存在广阔的需求前景,吸引众多业者加大投资。整体来看,未来在政策导向之下,磷酸铁锂在动力及储能方面的需求均有持续增长的预期。正因如此,正极材料头部企业纷纷加快布局磷酸铁锂产能的速度,同时也吸引跨界玩家的目光。
2月份磷酸铁锂价格走势偏强,目前主流价格在124000元/吨,厂家出货积极,目前供应面偏紧,商谈重心偏高,整体市场商谈氛围尚可,上游市场重心偏高位运行,价格上浮,磷酸铁锂市场有一定的支撑,整体市场偏强运行。
磷酸铁锂价格已长期与成本线持平,在未来大量“玩家”进入后,竞争将更加激烈,磷酸铁锂厂商通过高开工压缩生产成本保证净利润增长的操作模式也将更加困难。在后续的竞争中,企业单打独斗的困难度将进一步提升,产业链纵向一体化或将是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磷酸铁锂企业可通过加强与上游原材料企业合作与资金往来,深度绑定下游电池厂商,形成原料供应—生产—销售一体化模式,降本增效以保利润。
从企业整体规划产能来看,磷酸铁行业产能有600万吨/年以上的整体规划,如果产能投放顺利的话,行业在2022年下半年开始将面临过剩,但由于不 同企业的成本、品质的差异,磷酸铁行业或将在 2023 年面临一定的出清,行业格局有望重塑。
据不完全统计,有接近20家企业在磷酸铁锂产能上有新增或扩展的规划,合计产能在100万吨左右,多数建设周期在2~3年。若以上产能如期落地,2025年我国磷酸铁锂产能将较2020年翻4倍以上。
成本的差异将带来磷酸铁行业格局的重塑。磷酸铁前驱体的扩产周期在1 年左右,2020 年底国内磷酸铁前驱体年产能在20 万吨左右,2021H1、2021H2 或分别达 到 26、42 万吨,2022H1、2022H2 或分别达到65、160 万吨。此外,磷酸铁产能部分为行业新进入企业的落地,若只考虑原有企业的产能扩张,则2022H1、2022H2 产能 分别在54、89 万吨。
从当前盐湖提锂的主流工艺对比看,前段工序主要为了去除镁等卤水中的杂质,德方纳米的专利更多考虑了草酸加热分解形成性能更好的纳米多孔磷酸锂,工艺本身的差异体现在现有方案增加了纯碱成本,按照1kg 磷酸铁锂需要0.24kg 碳酸锂,1kg 碳酸锂需要2kg 左右纯碱计算,当前价格下纯碱的节约可以带来1500-2000 元/吨(磷酸铁锂口径)的成本改善,如果在纯碱2000 元左右的历史中枢价格下,对应的成本节约大约在1000 元/吨。如果磷酸锂的提取效率在产业化后更高,则潜在的成本改善幅度可能更大。
2022年该行业前景趋势怎么样?想要知道更多行业详细分析,请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国磷酸铁锂电池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价值评估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