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仿制药行业发展前景、生物仿制药市场规模如何?我国的医药产业虽已进入到了发展的快车道,但仍然面临着好药、创新药短缺,仿制药质量不高,药品注册申请积压等问题。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国家,国内生物仿制药市场规模接近5000亿元。
生物仿制药市场报告 2022年生物仿制药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生物仿制药是指在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与已获准注册的参照药具有相似性的治疗用生物制品。随着原研生物药专利到期及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原研生物药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基础的生物类似药的研发,有助于提高生物药的可及性和降低价格,满足群众用药需求。
生物类似药和化学仿制药虽然都有着共同的目标——治病救人,并且都属于仿制药类别,但两者显著不同。相比于化学仿制药,生物类似药主要有“两高”的特点:即技术门槛高、投资门槛高。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公布《2020-2025年中国生物仿制药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我国生物类似药起步较晚,由于生物药的研发和生产壁垒较高,在2019年之前中国尚未有国产生物类药获批上市,2019年2月,复宏汉霖的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2019年全年,其销售额达到7900万元;2020年上半年,复宏汉霖的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的销售额更是达到9580万元,增长迅速。据统计,2019年中国生物类似药行业市场规模为28亿元,同比上涨75.00%,年均复合增长速度为28.47%,2019年是中国生物类似药的元年,中国生物类似药加速获批,行业加速增长。
随着国外大量专利药到期,国内相关政策趋向松动,仿制药正统治着我国医药制造市场,并且逐渐走向国外拓展领地。但在仿制药市场,切不可“掉以轻心”,知识产权战略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国必须按照国际上通行的知识产权游戏规则来做。从药物种类上看,从市场前景分析,单抗药物在癌症和类风湿等疾病的治疗方面显示了较好的效果和市场接受度。
当前,世界药品市场仅有年均4%~5%的低速增长,但仿制药与生物技术行业已脱颖而出,正在分别以年均11%和10%的增幅成为引领全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活力板块,同时也激发出一个新兴的市场——生物仿制药行业。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制药企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也发现了生物仿制药的机遇。日前由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运营建设的河北固安肽谷生命科学园正式开园。该园力图通过与生物医药产业链上的企业和机构合作,整合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要素,建立孵化加速体系,促进我国生物仿制药的研发。
中国虽然是仿制药大国,但并不是仿制药强国,尤其是与邻国印度相比差距巨大。众所周知,印度是全球仿制药强国,被誉为“世界药房”。事实上,目前印度已成为全球仿制药的制造中心,不得不承认,印度的仿制药的确做到了“青出于蓝胜于蓝“,药品的药效并不比原研药差,但价格只是原研药的10%-15%。
数据统计显示,全球主要的仿制药公司共有7家,其中印度占2家,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非专利药出口国,国内近3000家仿制药公司生产了全球20%的仿制药,而后出口到世界各地。目前制药业已经成为印度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
“仿制药”和原研药最大的区别是价格差异。由于仿制药在研发时间、经济投入等方面的成本都要低于原研药,因此价格也低于原研药,这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用药成本,给患者带来了实惠。仿制药不仅价格低廉,而且与原研药在临床上也具有等效性。
仿制药与生物技术行业已脱颖而出,正在分别以年均11%和10%的增幅成为引领全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活力板块,同时也激发出一个新兴的市场——生物仿制药行业。因此,除制药企业外,也有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也发现了生物仿制药的机遇。
生物仿制药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生物仿制药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生物仿制药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预测未来生物仿制药业务的市场前景,以帮助客户拨开政策迷雾,寻找生物仿制药行业的投资商机。
未来行业市场投资前景如何?想要了解更多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0-2025年中国生物仿制药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报告对行业相关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行业投资价值、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行业投资决策者和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