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329万头
1月20日,农业农村部表示,2021年生猪生产全面恢复。截止到2021年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329万头,产能回到合理水平。全年猪肉产量5296万吨、比上年增长28.8%,基本达到历史正常年份水平。
随着2020年的疯狂扩张,2021年生猪存栏量达到近五年最高值,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1年生猪存栏量为44922万头,同比涨幅10.51%。存栏量与猪价呈负线型关系,2021年的猪价大致呈现下滑趋势,尤其6-9月份经历持续亏损的情况下,养殖场母猪淘汰速度加快,补栏仔猪力度减弱,因此生猪存栏量持续减少,2021年9月份之后,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滑,对长期生猪存栏有直接影响。
“十四五”肉制品行业发展分析
肉制品是人们生活中经常食用的产品之一,富含人类生存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我国是肉制品生产大国,肉制品在带动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国家对肉制品生产加工质量安全问题也给予了高度重视。
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肉制品与调味品关联度较高,企业在销售渠道和协同成本上具有一定优势,但“海天”“李锦记”等传统调味品品牌以及“加点滋味”“自嗨锅”等新兴品牌在业务规模、产品成熟度、研发投入等方面优势明显,肉制品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调味品行业占领一席之地并非易事。
农业农村部近期表示,未来将引导区域科学规划生猪养殖布局,加强生猪产销规划衔接。鼓励探索销区补偿产区的长效机制,支持主产省份发展生猪生产,并推进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肉制品与调味品具有高度关联性,随着中国连锁餐饮增多,肉制品企业在to B端具有一定优势,在供应肉的同时可以将调味品进行打包一起售卖,这种高度关联性对企业进军调味品行业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和前途。
后疫情时代,消费者的健康需求也正在走向专业化、细分化,对于健康维度的针对性需求更加全面和精细。消费者不再只是关注口感、包装,并对其成分“斤斤计较”,这对食品的品质和营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想要了解更多肉制品行业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肉制品行业深度发展研究与“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规划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