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来了
据媒体报道,在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智慧民航建设是“十四五”规划的主线,是实现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为此,“十四五”期间,中国民航将强化创新在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不断推动民航的高质量发展。
从《规划》全文可以看出,很多指标都牵涉智慧民航建设的成效。例如,体现智慧出行的千万级机场旅客全流程无纸化能力、行李全流程跟踪服务水平,预计到2025年分别达到100%和90%;体现智慧物流的货运单证电子化率达到80%;体现智慧运行的千万级以上机场近机位靠桥率达到80%。此外,空管系统新增主要装备国产化率、主要企业科技研发投入占比也作为体现创新智慧的指标纳入规划,预计到2025年分别达到80%和1%。
《规划》还提出,要聚焦行业重大需求、发展瓶颈和科技前沿,建成支撑民航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引领体系,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产品应用,加快构建高水平民航科技创新体系,助力我国形成布局完善、功能完备、保障有力、智慧高效的现代化综合机场体系。
民航客运行业发展分析
疫情前,首都机场、上海机场、广州机场营收分别在78-110亿之间、净利润10-50亿元,年旅客吞吐量在七千万及以上量级,最高突破一亿人次,庞大客流量构成这些机场盈利的根本支撑点,而硬币的反面是,一旦支撑点遭遇冲击,大型机场的脆弱性也暴露无遗。
2021年上半年中国民航国内市场呈现较好复苏态势,二季度,行业旅客运输量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9%,较一季度大幅提高25.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2021年5月一度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如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正加速推进民航业的转型升级。随着民航业由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数字化成为产业的新价值增长点。对众多民航机构及企业而言,业务数字化可以实现服务效率、品牌和收入的提升,布局民航产业数字化“蓝海”已成为主要趋势。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航空公司的服务不再是出售机票,把乘客送到目的地等简单服务,而是在运营环节上的融旅游业、餐饮业在内的延伸服务、增值服务。从事航空服务工作,工作环境好,收入高。从现有薪资水平看,国内主流航空公司优秀空乘人员平均年薪在10万人民币以上。民航业在中国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属于极有潜力的行业。
想要了解更多民航客运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民航客运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价值评估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