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可转债市场热度不减。当前市场上已经找不到百元以下的可转债,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月11日收盘,可转债的债现价均不小于100元/张,与此同时,17只可转债的转股溢价率超100%,仅有8只可转债的转股溢价率为负数。
业内人士分析,当前可转债市场整体风险有所上升,寻找高性价比投资标的的难度有所上升,建议投资者今年重点把握新发行转债,尤其是优质新券的打新机会。此外,注意规避市场风险,但也可对正股上涨空间较好(如消费、新能源等)且转股溢价率较低的品种保持关注。
债券投资按照一定的利率收取利息,取得收益,在规定的期限到来时,再收回本金,债券按发行人可分为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和金融债券三种。
债券投资行业现状分析
目前,债券投资规模略有上涨,货币基金规模在缩水,固收产品的整体规模在缩水,其中,债券投资基金增长约2400亿元至3.26万亿,增幅达7.9%;货币市场基金规模缩水4200多亿元,缩水比例达到5.6%,债券投资基金总规模为7.16万亿。截至11月底,今年累计发行地方债62602亿元,其中,新增债券投资44945亿元,再融资债券17657亿元。新增债券中,一般债券投资发行9479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00%;专项债券发行35466亿元,完成全年计划(37500亿元)的94.6%。
数据显示,2020年11月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1384亿元,全部为再融资债券。据了解,我国中长期外债余额为44751亿元人民币(等值6763亿美元),占36%;短期外债余额为79013亿元人民币(等值11942亿美元),占64%,短期外债比例保持稳定。短期外债余额中,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占38%。未来债券投资产业发展如何?
债券投资余额为1768亿元人民币(等值267亿美元),占1%;银行债务余额为59611亿元人民币(等值9009亿美元),占48%;其他部门债券投资余额为32809亿元人民币(等值4959亿美元),占27%;直接投资:公司间贷款债务余额为15287亿元人民币(等值2310亿美元),占12%。
债券投资市场的发展速度十分之快,它在服务经济、提升融资比重、支持融资供给侧改革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20年中国债券投资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57.3万亿元,较2019年增加了12万亿元,同比增长26.5%。
银行债券投资市场发行方面,在中央结算公司发行记账式国债6.91万亿元,同比增长83.91%;发行地方政府债6.44万亿元,同比增长47.71%;发行政策性银行债4.90万亿元,债券投资同比增长33.95%;发行商业银行债1.94万亿元,同比增长21.13%;发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0.80万亿元,债券投资同比下降16.53%。在上清所发行中期票据2.29万亿元, 同比增长24.97%;发行短期融资券(含超短期融资券)4.99万亿元, 同比增长39.40%;发行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0.69万亿元, 同比增长11.99%。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开展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南向合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打开了境内债券市场机构投资者(下称“境内投资者”)投资于香港的债券市场投资,称“南向通”,将于9月24日正式实施。
债券投资“南向通”年度总额度为5000亿元等值人民币,每日额度为200亿元等值人民币,“南向通”跨境资金净流出额上限不超过年度总额度和债券投资每日额度。
内地债券投资者暂定为中国人民银行2020年度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中的41家银行类金融机构(不含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与农村金融机构)。合格境内债券投资机构投资者(QDII)和人民币合格境内债券投资者(RQDII)也可以通过“南向通”开展境外债券投资。债券投资交易对手方暂定为香港金融管理局指定的“南向通”做市商。
截至目前,债券投资规模已经达到3.8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速超过40%。其中,“北向通”的境外投资者持债规模约1.1万亿元人民币,四年来债券投资累计成交量为12.3万亿元人民币。全球前100大资产管理机构中,已有78家参与进来。
境外机构增持中国债券
对于境外机构2021年增持中国银行间市场债券的现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今天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这是外资机构对中国经济投出的“信任票”;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也不会变。
1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末,境外机构持有中国银行间市场债券规模达4万亿元,较2020年12月末增加约7500亿元。其中,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占境外机构持债总额近90%。国外经济学家分析称,境外投资者希望通过长期投资人民币资产,参与并分享中国的经济增长。
汪文斌表示,境外机构增持中国银行间市场债券,是外资机构对中国经济投出的“信任票”。中国在2021年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多个国际经济组织预测,中国经济2021年全年同比增长8%左右,不仅高于中方年初提出的6%以上的预期目标,也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预期增幅。可以说,中国经济复苏将继续领跑全球。另外还有很多报告显示,许多在华外企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计划增加在华投资。这显示出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也显示了外资企业外资机构对中国发展的信心。
未来行业市场投资机会在哪?欲了解更多关于行业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021-2025年中国债券投资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