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型材,就是铝棒通过热熔、挤压、从而得到不同截面形状的铝材料。铝型材的生产流程主要包括熔铸、挤压和上色三个过程。其中,上色主要包括:氧化、电泳涂装、氟炭喷涂、粉末喷涂、木纹转印等过程。
铝型材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我国现代化铝型材工业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1956年以生产军工铝型材为目的的“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原名哈尔滨铝加工厂)建成,标志着我国铝型材工业的起步。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我国铝加工业在1985年以来进入飞速发展的30年。但其中,大部分企业生产能力较为薄弱,比如生产能力低于5万吨/年的企业数量超过800家。
随着铝型材行业逐渐进入行业整合阶段,企业的规模效应在市场上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大规模企业市场份额不断上升的同时将淘汰一部分资金实力较弱、竞争能力较差的中小企业。因此,在此市场供求情况下,规模与资金成为进入该行业的重要壁垒,未来具有相当规模的铝型材企业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根据数据,国内2020年的铝合金型材生产厂家数已从顶峰时期的1200多家减少至650余家,一大批产品技术水平低、质量差、档次低的小型铝型材加工厂已逐渐被淘汰。因此,在未来,铝型材行业的重组整合将成为大的趋势。
数据显示,2020年,铝材产量达到4210万吨,“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率为5.3%,连续15年居全球第一位。行业专利保有量继续位居世界第一,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的数量不断增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前两年依赖进口的高压电子箔已完全国产化并开始出口日本等国家,乘用车车身覆盖件用铝合金薄板材(ABS)、动力电池箔等高端铝材产品已批量生产,正在全面突破。
2020年,铝加工行业平均销售利润率回升0.8个百分点至2.7%,平均资产负债率下降2.3个百分点至59.1%,国家级绿色工厂和单项冠军数量不断增多。
近些年,随着我国大规模的基建投资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国铝型材行业有着飞一般的发展势头,门窗企业新增品牌众多,显示了其行业实力的强盛和提升,与此同时,国内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投资收益,不断加大生产规模,当然在加大生产规模的同时,产品质量也在不断地提升,促进全行业的产量和消费量的迅猛增长,使得一个铝型材净进口国成为净出口国,中国也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铝型材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2019年中国铝型材行业市场规模达到6646.74亿元,到2020年增长至6611.84亿元。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1-2026年中国铝型材行业发展前景战略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