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已覆盖全国
据国家医保局最新消息,目前,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服务已覆盖全国所有省份、所有统筹地区、各类参保人员和主要外出人员,接入联网定点医疗机构5.29万家,基本实现定点医院的全覆盖以及每个县至少有一家联网定点医院的目标。今年1至11月,全国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397.62万人次,人均减少垫付1.41万元。
今年年初,在全面打通京津冀、长三角、西南5省先行试点地区的基础上,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进一步扩大跨省直接结算范围,新增山西等15个省份为国家门诊试点省份,结算由区域试点转向全面推开。截至11月底,所有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启动,覆盖全国97.6%的统筹地区,联网定点医药机构超过12万家,全国91.7%的县至少有一家联网定点医疗机构。
目前,全国所有统筹地区都可以依托国家医保服务平台实现异地就医线上备案跨省通办。今年1—11月,通过国家统一的线上备案渠道成功办理备案58.58万人次。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2-2027年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投资机会及企业IPO上市环境综合评估报告》分析
医保信息化是国内医疗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次以外,还有医院信息化和区域医疗资源信息平台。
医院信息化:医院信息化分为管理信息系统(HIS)和临床信息系统(CIS)两个阶段,HIS是医院初期进行信息化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细致的管理,HIS系统获取的数据是为了更好的帮助医院进行管理,目前几乎完成全覆盖,但市场较为分散;CIS是以病人管理为核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安全,基于电子病历的临床信息系统成,打破院内的数据孤岛,实现院内数据共享,建设院内集成(开放)平台,目前处于高速增长期。
区域医疗资源信息平台:单个医院的数据价值仍然是十分有限,为实现区域医疗资源的优化配臵,必须将区域医疗大数据互通互联,未来区域医疗资源信息平台建设将会处于高速增长期。
医疗信息化市场调研
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推动,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其中,2009年新医改《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出台使中国医疗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全面启动。2017年6月《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是首次将医疗大数据上升至国家层面,同时也意味着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潜在付费方不仅仅是政府或者医院,也可以是保险、药厂、个人等,市场蛋糕变大的同时也带来了商业模式的衍生。
医疗相关政策包括了医疗信息化政策、医疗卫生政策,两者直接推动了医疗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医疗信息化政策是直接针对医疗信息化的政策,如《关于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国务院意见》,直接促进了医疗信息化行业的发展。医疗卫生政策指虽然不直接针对医疗信息化,但指向的改革和建设要求需要医疗信息化的配套建设,比如《关于进一步做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有关重点工作的通知》,虽然是对分级诊疗的要求,但分级诊疗则需要医疗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来驱动。伴随着利好政策的推进,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医疗机构正在实现部门级应用向院级应用转变、而卫生管理部门正在探索区域医疗卫生管理的信息化途径,电子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等一系列标准规范的出台进一步刺激了行业信息化应用投资的加速,众多厂商积极成立面向医疗行业的专门部门提供相应解决方案,以期在行业整体增长中捕获市场机会。
随着国家对医疗机构信息化引导、支持力度持续加大,电子病历是国家全面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抓手,同时卫健委发布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管理办法,电子病历系统的实施和应用水平成为医院发展和管理的“必修课”;医疗机构着眼自身诊疗质量、医患体验、管理效率提升和创新业务发展的需要,对新一代信息化工具的应用与融合需求日益迫切;信息化解决方案也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促进下,向云服务、智能化等方向演变。
想要了解更多医疗信息化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2-2027年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投资机会及企业IPO上市环境综合评估报告》。
更多推荐报告
2022-2027年智能医疗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