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飞轮储能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飞轮储能因其具有安全、可靠性高、寿命长、环境友好等优势,在储能行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和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在技术驱动下,直接服务于“新基建”的大数据中心IDC、城际高速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领域的飞轮储能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双碳背景下,储能技术将迎来百花齐放的局面。飞轮储能作为制造型能源,基于不同应用场景,将发挥高频次物理储能技术优势,结合其他储能技术彰显最优效果,促进能源行业面向安全、绿色、高效的创新和变革。
截至2020年底,国内抽水蓄能电站累计装机31.79GW,占中国储能装机规模的89.3%。而包含电化学储能、熔融盐储热、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超级电容储能等在内的新型储能规模偏小,但增长较快,发展空间巨大。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投运的新型电力储能累计装机规模仅为3.28GW。也就是说,未来5年,我国新型储能的装机规模将有近10倍的增长空间。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将发展新型储能作为提升能源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综合效率的重要举措,并提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飞轮储能等新型储能技术开展规模化试验示范。意见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30GW)以上,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飞轮储能技术除在铁路应用之外,还可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医疗等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想要了解更多飞轮储能行业详细分析,请点击查看中研普华《2022-2026年中国飞轮储能行业发展趋势与竞争形势分析报告》,本报告由中研普华的资深专家和研究人员通过长期周密的市场调研,参考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行业协会、中国行业研究网、全国及海外专业研究机构提供的大量权威资料,并对多位业内资深专家进行深入访谈的基础上,通过与国际同步的市场研究工具、理论和模型撰写而成。全面而准确地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飞轮储能行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报告根据飞轮储能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中国飞轮储能行业的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我国飞轮储能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飞轮储能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飞轮储能企业、学术科研单位、投资企业准确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必备参考工具,极具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