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月化纤行业运行情况
前三季度,化纤行业总体开工负荷保持高位,但进入9月,受能耗双控限电影响,开工负荷快速下降。以直纺涤纶长丝为例,9月初开工负荷约为85%,9月末降至75%左右;10月份虽然小幅回升但总体仍处于低负荷运行,月均开工负荷约77%,创年内新低。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月,化纤产量为5037万吨,同比增加13.54%,以2019年1-9月为基期,化纤产量两年平均增速为6.75%。
1~9月,化纤主要品种出口354.84万吨,同比增加21.49%,增速较上半年大幅回落21.03个百分点,一方面是由于去年同期基数提高,另一方面是由于三季度生产供应量减少。整体来看,化纤出口仍保持增长态势,增速环比虽然有所回落,但出口规模仍超过疫情前水平,两年平均增速3.31%。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1-2026年化纤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咨询报告》分析
从全球范围来看,化纤行业主要集中于中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地。产量上,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全球产量比重超过60%。分产品看,目前常规化纤产品国内企业更具价格竞争优势,但在高性能、功能性、差别化产品方面,欧美日等化纤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研发实力整体上领先于中国。
从国内竞争格局来看,市场中常规化纤制造企业众多,行业竞争激烈,规模效应以及成本优势在行业竞争中起关键作用;专注于生产高性能、多功能、差别化纤维产品的企业较少,且规模也较小,其产品开发及创新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化纤行业发展现状
高性能化、差别化、生态化纤维应用领域正在不断向交通、新能源、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航空航天等产业用领域方面拓展。根据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全球纺织纤维加工量将达到2.53亿吨,其中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占比将达67.4%。
《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加快推动了我国化学纤维行业的差别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另外,《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也将生产再生纤维素纤维归类公司列为国家鼓励类企业。
未来产业用纺织品将成为化学纤维行业发展的新的强有力的增长点,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21世纪以来,创造绿色可持续的生存环境成为全球首要目标。有业内人士表示,绿色合成纤维,包括以再生纤维素纤维、再生涤纶、再生锦纶等代表的再生化学纤维,以低温染色涤纶、原液着色涤纶、无锑金属涤纶等为代表的低碳合成纤维,以PLA、PTT、PA56等为代表的生物基纤维,正日益受到国际终端品牌的关注。
据介绍,截至2019年,生物基化学纤维总产能达到500万吨/年,生物基合成纤维、新型生物基纤维素纤维、海洋生物基纤维都实现了规模生产,且应用技术成熟,应用领域不断拓宽。未来生物基纤维的发展趋势将围绕融合发展展开,具体包括技术集成创新融合发展、生物基纤维与绿色纤维融合、绿色制造融合发展、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终端品牌融合发展、循环再生融合发展、全生命周期融合发展、可持续化融合发展等方面。
想要了解更多化纤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1-2026年化纤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咨询报告》。
更多推荐报告
2021-2026年竹纤维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