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餐机器人前景怎么样
餐饮机器人并非近两年出现的新事物,送餐机器人会给顾客引路、送餐和收餐,还会唱歌、跳舞、背唐诗。给顾客送餐完毕后,机器人就会移动到墙角的充电装置自动充电。
从实用性来看,机器人送餐的效率比人高,可以同时运送多份菜品,还可以运送太烫和太重的菜品,避免了人员送餐可能造成的危险。此外,机器人送餐会更加卫生,同时,这种新颖的经营模式也吸引了客源,增加了回头率。
送餐机器人成本多少
机器人当服务员,不仅能吸引更多客流,还能大大节省餐厅人工成本。一台送餐机器人售价约为两三万元,按使用一年算,相当于每月支付2000元左右“工资”。然而实际使用中,机器人的寿命远远超过一年。一位传菜员的平均工资可不止2000元,送餐机器人可谓是餐饮企业降本增效的方式之一。
虽然目前机器人赛道拥挤,但其实餐厅机器人的整体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除了技术层面亟待解决,在落地体验及实用性方面也是掣肘其发展的路障。据中研普华研究咨询报告《2021-2026年服务机器人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咨询报告》分析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经过几年的搜集整理,给了服务机器人一个初步的定义:服务机器人是一种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机器人,它能完成有益于人类健康的服务工作,但不包括从事生产的设备。这里,我们把其它一些贴近人们生活的机器人也列入其中。
服务机器人市场行情最新
在全球服务机器人中,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单价低、需求数量巨大,成为全球服务机器人产业中发展前景最好和增速最快的领域。个人/家用机器人定位为代替人完成家庭日常服务工作,按照应用场景不同可以分为家务机器人、教育娱乐机器人和残障辅助机器人。
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我国服务机器人的市场规模达到2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54亿元。虽然其市场规模不算非常大,但综合各个方面的数据和技术方面的优势、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服务机器人的前景是相当广阔的。
在全世界国家中,德国率先提出工业4.0概念,带动着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建设已经步入正轨,尤其是《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以及机器人政策红利的大力支持,再加上目前我国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机器人需求国,未来,我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将驶入发展快车道。
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今后的服务机器人行业竞争重心将是技术、场景和资源的综合积累,而个性化场景定制与产业数字化赋能将成为服务机器人厂商价值增值的重要模式。
市场需要真正有用的机器人,也就是一个功能性的机器人。随着智能机器人等智慧化技术的推广,在为顾客提供品质化服务的同时,更为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赋予新动能。
欲想知道服务机器人行业市场投资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1-2026年服务机器人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