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晚,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张晓波教授研究团队发布《中国小微经营者调查2021年三季度报告》“把脉”小微企业。报告指出,从现金流维持时间来看,三季度小微企业现金流状况维持平均值为2.9个月。
作为吸收就业的主力军,小微经营者平均创造就业岗位约4.6 个(不含经营者本人),小微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和中坚力量。同时因其规模而具有特殊的脆弱性。因此,小微企业的潜在需求和所需帮助成为关注点。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表示,中国小微企业的韧性很值得关注。规模企业优势很明显,但是它遇到困难的时候可能也比较脆弱。而这种一家一户商贩,基本上没有多少组织性,反而韧性还比较强。这些小微企业涉及就业在中国有2亿人,他们对中国经济稳定意义重大。国家政策能不能把更多阳光雨露给到这2亿人。
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
近年来,国家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利好政策频频落地,自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在30%以上,2020年再次加码要求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2021年则继续贯彻30%以上的总体增速目标,并在减税降费方面下重力,“务必做到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就事实而言,为小微企业‘输血供养’对于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但对于银行机构来说,在践行普惠金融过程中必将面临客户触达及深度风控等挑战。
2020年以来,国家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要求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机构实现普惠小微贷款继续“量增、价降、面扩”,既要扩大普惠小微放贷规模和覆盖度,切实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融资便利,又要避免片面理解政策带来不良资产大幅增加,这对金融机构“处理好恢复经济与防范风险的关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据数据统计,全国小微企业数量达到1.43亿家,数量大约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4%左右。一系列促进小微企业融资政策的出台,确实提高了小微企业贷款的可获得性,但从银行普惠金融实践来看,目前仍有很大一部分小微企业尚未被普惠金融服务所覆盖和触达。
光大银行发行400亿元小微金融债获批
11月1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批复,同意光大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金额不超过400亿元人民币的金融债券。
数据显示,2020年,银行发行的各类小微金融债规模达到3730.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7%;与之相对应,普惠小微贷款实现了增速、户数“双增”,使得受益企业数量大大增加。截至2021年10月25日,已有36家银行合计发行47只小微金融债,规模达3060亿元。
按照《中国银监会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银监发〔2011〕59号)和《中国银监会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补充通知》(银监发〔2011〕94号),银保监会要求光大银行严格遵守规定发行和管理金融债券,所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应于发行完毕后一个月内将有关发行情况向银保监会书面报告。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1-2026年中国小微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未来投资战略分析报告》。